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
*
輔天五穀宮為南隆地區最大的廟宇,其祭祀圈幾乎涵蓋所有南隆當地聚落。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寺廟
所在地址: 高雄市美濃區中壇里五穀街32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10年08月23日
創建/起源年代: 日治時期大正13年(公元1924年)創建,大正14年(公元1925年)竣工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0.54338,22.86657
指定/登錄機關: 高雄市政府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90185601號
資產保存者: 輔天五穀宮管理委員會

指定/登錄理由

1.因三五公司的拓墾,使得五穀宮在拓墾上成為北客南遷很重要的典範,也在臺灣拓墾的歷史佔據重要的地位。

2.本廟創建年代為大正13年(1924年),目前仍留存不少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寺廟構造,見證了當時代的建築工藝風格。

3.北客遷移大部份信奉義民廟,惟獨在南隆五穀宮雖然也蓋了義民廟,但並不是當地最重要信奉之主神,當時因瘴癘之氣,百姓為求平安,因而供奉神農大帝,並有聚落的形成,為拓墾「在地化」之顯例。

4.日治時期,鸞堂信仰由苗栗南傳至杉林,再經由美濃地區傳至屏東平原,並普及於「六堆」地區,南隆五穀宮就是其中之一重要據點。值得注意的是,南隆五穀宮結合鸞堂及民間信仰的廟宇於一堂,在六堆誠屬罕見。

5.通常客家祠堂有「棟對」,而廟宇則有「柱對」;但南隆「五穀宮」柱皆有「柱對」,前庭則3對「棟對」,在六堆地區相當特殊。

6.五穀宫為日治時期建築,是很重要的歷史見證,仍有許多重要文物保存,具有歷史見證的價值。

發展源流

高雄的美濃地區雖在乾隆初年拓墾,但位於美濃東南方的南隆地區卻遲至日治時期才大量開墾。明治42年(公元1909年),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以南隆農場名義申請開墾,廣大荒地才逐漸開發成豐饒的農耕平原。南隆農場全部依靠佃租的方式經營,佃農大部分從新竹州移住,即北部桃園、新竹、苗栗一帶的客家人,另有來自岡山、田寮、旗山一帶的閩南人,以及高樹、內埔、竹田的客家人。

美濃地區有2座五穀廟:1座是在獅山里獅形頂山上的朝天五穀宮,位於美濃地區東南;另1座就是中壇里的輔天五穀宮,位於美濃地區西南。兩者奉祀的都是炎帝神農氏。輔天五穀宮為南隆地區最大的廟宇,其祭祀圈幾乎涵蓋所有南隆當地聚落。輔天五穀宮建廟時,因南隆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活動,再加上大正8年(公元1919年) 爆發臺灣大霍亂,各地遂盛行奉祀三恩主。因此,建廟委員會選定農業、穀物和醫藥的守護神—五穀爺神農大帝為主神,羅阿東家奉祀的三恩主配饗,其他儒釋道眾神也一併奉祀。

大正9年(公元1920年),原居苗栗大湖後移墾至南隆農場六寮的羅阿東在家中奉祀紙繪的三恩主像,這幅神像是羅阿東從苗栗卓蘭徐阿添宅中供奉的三恩祖神壇(今卓蘭鎮景山里朝南宮的前身)分香帶到南隆地區。根據《朝南宮簡介》的說法,當時徐阿添家中奉祀1座神鏡,每當香煙湧起虔誠備至時,鏡面就會映出文字顯示神意,現今羅阿東的祖堂及輔天五穀宮也分別備有1座神鏡。

另外,根據《美濃鎮誌》記載,當時「羅正保染病上門求醫,經日夜司香奉祀三恩主並服食仙丹而漸癒」。後於大正12年(公元1923年)在羅阿東家,設立五穀爺神位,公推羅阿東為堂主,羅正保為司香,每逢初1、15供信徒參拜。並為了建廟用地,李庚河、徐阿辛2人向當時南隆農場負責人白石喜代治(當地居民稱「白石哥」)請求撥用現今廟地。大正13年(公元1924年)動工,隔年(公元1925年)竣工,奉祀神農大帝五穀爺及三聖恩主等,並在長生廳內供奉白石喜代治及愛久澤直哉的長生祿位牌至今。

二次大戰期間,臺灣總督府發起皇民化運動,下令毀滅各地民間信仰廟宇、燒毀神像,並強制人民奉祀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當時,輔天五穀宮得到旗山太平寺的日本淨土真宗佈教師杜多碩照(生卒年不詳)的愛護而得以保全,同時附近居民也將神像寄存於輔天五穀宮中。另外,二戰戰況劇烈期間,當時高雄州立醫院(今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疏散到五榖宮治療傷病人員,至昭和20年(公元1945年)二戰結束後才遷回高雄。

國民政府時期,五穀宮因信眾逐次興建及增建而有目前的規模,信徒也日益增多,民國54年(公元1965年)在前庭興建鐘鼓亭,民國73年(公元1984年)增建2座奉迎門。目前信徒不僅限於南隆地區,臺灣各地也有不少信眾。

主要特色

擁有獅型頂的輔天五穀宮,標高130公尺,為中國大陸南武廟宇建築型式。因在山坡地上,依自然環境之地形,分層而建,地面上層分為門樓「輔天門」、廟程、與輔天五穀宮建築本體,輔天門為三門四柱式的牌樓,裝飾有剪黏、泥塑與彩繪,廟埕左側院門為獅子門柱,通往活動中心及道路,右側院門為洗石子門柱,通往兩側附屬空間。

輔天五穀宮建築本體格局為兩堂雙橫式,由前堂拜亭、前堂、天井與後堂所組成,兩側有過水廊與左右廂房,前後堂屋頂形式皆採假四垂,屋頂脊上裝飾前有剪黏福祿壽三仙、後有雙龍抱塔。前堂為祭祀禮佛參拜之所,外方龍柱上有八仙聚會的交趾陶像,彩鮮卻不俗艷;後堂安奉神農大帝三恩主、中壇元帥、哪吒太子、觀音佛祖。龍虎井間設有八角門,門上置水車堵,裝飾題材左側為三戰呂布、右側為摩天嶺,落款「歲次甲子」。左廂房邊側有百年古井1座,右廂房廚房還保留坎煮的磚造大坎2口,地下共有3層樓建築,上層樓為地藏寶殿,內安奉地藏王菩薩、註生娘娘、地母娘及設有長生祿位廳,宮德廳在正殿前亭左側建有副壇「金師福德祠」安奉福德正神,神靈顯赫,護佑子民,是座傳統純樸的廟宇。

輔天五穀宮結合客家傳統建築夥房與廟宇的特色,像是龍柱、供桌、山川棟架等皆以混凝土、洗石子所做。在傳統客家建築裡,祠堂通常有「棟對」,而廟宇則有「柱對」,五穀宮亦不例外,除了柱子皆有「柱對」之外,前庭另有3對「棟對」。「棟對」是指懸掛於客家夥房祖堂正廳棟樑下的對聯,分成上、下2聯,為南部客家傳統建築的特色。「棟對」各聯文字通常可見約20字,上聯通常記載各個家族的發源、祖籍與遷移過程,下聯則多表達對後代子孫的訓示與期望,主要目的是提醒後世子孫不要背祖、忘祖,是客家廳下傳統建築裝飾的重點,並深具歷史意義。另外,客家人在「家神牌」(即祖先牌)之外,另有「長生祿位」的獨特風俗,是1種先民紀念對地方有特殊貢獻者的永久奉祀牌位,也是五穀宮的傳統客家特色之一。輔天五穀宮在長生廳供奉了白石喜代治及愛久澤直哉兩人的長生祿位牌,即保存了日治時期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與南隆農場主事白石喜代治2人對開發南隆地區的歷史記憶。
五穀宮於民國73年(公元1984年)增建2座奉迎門。目前信徒不僅限於南隆地區,臺灣各地也有不少信眾。
五穀宮於民國73年(公元1984年)增建2座奉迎門。目前信徒不僅限於南隆地區,臺灣各地也有不少信眾。
客家人在「家神牌」(即祖先牌)之外,另有「長生祿位」的獨特風俗,是1種先民紀念對地方有特殊貢獻者的永久奉祀牌位。
客家人在「家神牌」(即祖先牌)之外,另有「長生祿位」的獨特風俗,是1種先民紀念對地方有特殊貢獻者的永久奉祀牌位。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的建築一方面反映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當時臺灣的工藝技術,另一方面也結合客家傳統建築夥房與廟宇的特色。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的建築一方面反映日治時期大正年間當時臺灣的工藝技術,另一方面也結合客家傳統建築夥房與廟宇的特色。

文獻資料

  • 1.黃森松(1996)。《美濃輔天五穀宮70週年太平福醮紀念誌》。高雄:今日美濃。
  • 2.王志宇(1997)。《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臺北:文津出版社。
  • 3.美濃鎮志編輯委員會編(1997)。《美濃鎮志》。高雄縣美濃鎮:美濃鎮公所。
  • 4.張二文(2002)。〈日治時期美濃南隆農場的開發與族群的融合〉。《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3-261。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5.蕭盛和(2004)。〈一個客家聚落區的形成及其發展: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未出版)
  • 6.羅煥光(2008)。〈臺灣民間信仰:神農大帝〉。《國立歷史博物館歷史文物月刊》183:40-53。
  • 7.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二冊)》。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