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魁星樓(奎閣)

魁星樓(奎閣)
*
位於金門金城鎮後浦老街區內的魁星樓,或稱「奎閣」,是金門唯一的1座魁星樓。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金門縣金城鎮東門里珠浦東路43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08月19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
攝影者: 趙守彥、尋秘金門
經 緯 度: 118.31786,24.43148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內政府(74)臺內民字第338095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發展源流

金門魁星樓,或稱「奎閣」,始建於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座落於金門縣金城鎮後浦地區,古地名為塗山頭。依據林焜熿(生卒年不詳)纂寫《金門志》記載,魁星樓在當時被稱為「奎閣」,由「監生林斐章捐銀千圓創建」。

林斐章(1760-1838)為金門後浦人。其家族是金門林姓諸氏系中較晚移住金門的1支,約在清康熙年間(公元17世紀下半至18世紀初期)移居金門,以經商為生。到了林斐章的時代,約是乾隆末葉(公元18世紀晚期),家業已盛,林斐章因此得以在道光16年(公元1836年)捐得「例貢生」的頭銜,並於同年獨資闢建奎閣。當時還因此獲得同安縣金門分縣丞汪均所立的「振起斯文」匾。

道光18年(公元1838年)建成後,魁星樓在民國44年(公元1955年)、民國52年(公元1963年)、民國75年(公元1986年)都曾經整修過;之後在民國89年(公元2000年)再度進行修復,至民國91年(公元2002年)才完工;民國94年(公元2005年),再由縣政府撥款進行全面性的規劃施工,並美化週遭環境。

民國44年(公元1955年)的整修,主要是因為木造結構腐蝕毀損,由金門縣政府重修,整修情形與細節不詳。民國52年(公元1963年),則是經由社教館倡議,再由林斐章(1760-1838)玄孫、旅居菲律賓之鄉僑林克凱出資,並由當地紳耆組成重修委員會,聘請陳南山(生卒年不詳)師傅進行重修。此次重修雖未拆換大木結構,但是拆除四周圍牆,並在屋面換上綠釉琉璃瓦,重新泥塑及木門窗隔扇。民國74年(公元1985年),縣政府向內政部專案申請補助,由建築師漢寶德(1934-2014)擘劃主持,於翌年整修完工;現在的魁星樓面貌,主要就是整修後的成果。

魁星樓所在位置為塗山頭的東南方,在八卦上屬於巽位,該方位主文筆興旺;其中供奉著自科舉時代即被視為主管科考文運的魁星神君。民國57年(公元1968年)出版之《金門縣志》中記載著「魁星為科舉時代士人之崇拜對象,以7月7日為祭」,在每年農曆7月7日魁星爺壽誕當天,後浦地區就會舉行隆重熱鬧的醮慶祭典,也會有許多民眾前來上香祝壽和還願;因為魁星樓位於後浦地區的東門境內,所以也會請境主廟代天府的池府王爺和溫府大千歲前來觀禮。

金門縣文化局自民國96年(公元2007年)開始,在每年5、6月的考季來臨前,都會在魁星樓舉辦相關祈福活動;每年大學學測及指考前,各級學校也會帶學生前來敬拜祈福。這些活動都為魁星樓賦予新的生命力,延續其創建的價值。

主要特色

位於金門金城鎮後浦老街區內的魁星樓,或稱「奎閣」,是金門唯一的1座魁星樓。

魁星樓的配置方位座北朝南略偏東,樓高兩層,高度約10.6公尺,是1座平面正六角形、隔扇立面、重簷屋面、攢尖屋頂的傳統閩南風格建築式樣之樓閣式建築。外觀為紅柱白牆,紅門加上三重六角十八白色翼角,飛檐向上彎幾近迴旋;屋頂翼角飛簷,並覆蓋琉璃筒瓦,中央豎有1個泥塑白色葫蘆寶頂脊飾。

魁星樓的主要建材為紅磚、石材、和木料,外觀漆以朱紅、玄黑兩色。整體結構完全採用傳統式的木造柱樑系統,主要結構上鮮少添加飾材及花俏處理,呈現出簡潔明快的木結構技術、簡明合理的結構系統、和雅緻的雕飾,適度展現文教建築的樸實特質。

魁星樓底部為傳統的夯土臺基,外表為花崗岩石護面,底層並有收邊石。1樓正面大門門楣上,懸掛著「奎閣」匾;大門外的每個牆面都開有八卦形竹節窗,隱喻文人「高風亮節」、和「節節高升」的期許。門額旁的楹聯「魁星靜照浯江水,閣柱遙懸武獻雲」,則是第1屆國大代表、金門后盤山人王觀漁先生(生卒年不詳)所撰書。

1樓以花崗石作為石柱,上面再接木柱,構成環圍的檐廊;檐廊與室內地坪,皆為金門常見的六角形畫磚地坪。樓板的作法是以底層2支大樑上承木板天花,天花之上為橫樑,樑上再加作木板,板上再以粉刷畫磚;室內除了磚砌神檯之外,只有1道通往2樓的狹窄木造樓梯。

2樓全用木柱支撐屋頂,檐柱之間以花格磚欄杆圍成迴廊,迴廊內牆採用傳統木製花格窗櫺。2樓室內天花板的六角藻井,也是魁星樓的重要建築特色。形式上,採疊斗方式,自外而內,以最單純的方斗與葫蘆栱斗栱組交,在六角形平面的柱頭與柱間額枋上分別出跳,共計12列斗栱組,經4層出跳,再在中心點以彩繪夔龍收頭,成為視覺焦點;在色彩上,除了頂心採按金箔龍飾及收頭頂心栱尖外,其它一律為紅黑兩色,在栱為栱身上黑漆、上下則採紅漆,斗除斗腰上紅漆、其它則為黑彩;此種由單純色彩所傳達的肅穆氣息,正與奎閣的建築風格相稱。

從造形及建築風格上看來,金門奎閣極有可能是承自泉州晉江魁星樓的作法,是當時的閩南風格建築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金門魁星樓內,原本供奉的魁星爺木雕金身早已在動亂時局中佚失不見;民國37年(民國1948年)國軍「天馬部隊」駐守「奎閣」附近時,連「奎閣」的木門都被拆掉拿去當柴燒。目前可見的2尊魁星爺神像,大尊神像為民國52年(民國1963年)重建時才從臺灣訂製,小尊神像則為民國91年(民國2002年)做醮酬神時,由地區古董商許乃章免費提供給信眾膜拜。1尊神像造型為全身通綠,赤髮環眼,披衣蝶足狀,臉上佈天星;左手持斗斜胸前,右手握筆尖朝天,左腳海上踩鰲頭,右腳翹起踢墨斗狀。另1尊則為通身金色,左手執書卷於腰前,右手握筆,筆尖朝天,左腳翹起踢墨斗狀,右腳單足踩在鰲魚頭上。特殊的姿態,整體寓意為「魁星踢斗、獨占鰲頭」。
魁星樓目前奉祀2尊魁星爺神像,圖為其中1尊,造型全身通綠,赤髮環眼,披衣蝶足狀,左手持斗斜胸前,右手握筆尖朝天。
魁星樓目前奉祀2尊魁星爺神像,圖為其中1尊,造型全身通綠,赤髮環眼,披衣蝶足狀,左手持斗斜胸前,右手握筆尖朝天。
1樓以花崗石作為石柱,上面再接木柱,構成環圍的檐廊;檐廊與室內地坪,皆為金門常見的六角形畫磚地坪。
1樓以花崗石作為石柱,上面再接木柱,構成環圍的檐廊;檐廊與室內地坪,皆為金門常見的六角形畫磚地坪。
魁星樓底部為傳統的夯土臺基,外表為花崗岩石護面,底層並有收邊石。樓正面大門門楣上,懸掛著「奎閣」匾。
魁星樓底部為傳統的夯土臺基,外表為花崗岩石護面,底層並有收邊石。樓正面大門門楣上,懸掛著「奎閣」匾。

文獻資料

  • 1.(淸)林焜熿(1995)。《金門志:十六卷》。《臺灣方志集成》淸代篇,第1輯,第38卷。高賢治主編。臺北市:博愛出版。頁55。
  • 2.陳漢光總編修(1968)。《金門縣志(上冊)》。金門縣:金門縣文獻委員會。頁338-357。
  • 3.林金榮(2005)。《認識古蹟日:與古蹟共舞‧人文漫步》。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文化局。頁8-9。
  • 4.黃振良總編輯(2008)。《金門古蹟導覽》。金門縣金城鎮 : 金門縣文化局。頁26-29。
  • 5.黃振良、陳炳容(2009)。《前人的足跡:金門的古蹟與先賢》。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文化局。頁223-225。
  • 6.郭哲銘(2006)。《浯鄉小事典》。金門縣金城鎮:金門縣文化局。頁101。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