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臺南景福祠

臺南景福祠
*
今日所見的景福祠,並無一般廟宇常見的廟埕,僅以廟前街巷直接作為出入廟內的通道,今廟前佛頭港街已和市內其它現代巷道並無兩樣。
資產類別: 古蹟-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普濟街44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
攝影者: 楊晴帆
經 緯 度: 120.19849,22.99769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直轄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1984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66條綜合評定之。

發展源流

臺南景福祠創建於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廟址位於當時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港岸,主祀土地公,遂有「佛頭港土地公廟」的稱呼。五條港乃清乾隆、嘉慶年間,臺南府城大西門外五條重要港道,專供商業往返,分別為安海港、南河港、北勢港、佛頭港和新港墘(老古石)港,俗稱五條港。佛頭港乃由臺南府城內的王宮港、媽祖港、關帝港匯集而成,在五條港中屬於港道較寬的港口,因此從清代開始的府城龍舟競賽多在此舉辦,平日亦生意繁盛,直至道光年間,因豪雨氾濫、港道淤積,加上同治3年(公元1864年)安平開港通商,使得原來五條港日亦沒落,原本的港道現在已成為老街或在都市更新計畫中消失在城市紋理中,景福祠附近的街道就是這樣發展而來。

目前無法得知景福祠的創廟年代,從相關記載推測,由於佛頭港當地商郊雲集,其創立應緣於當地商家為祈求生意興隆及庇佑平安而祀奉福德正神,而後由民家讓出屋宇,當地商家街民共同創建本廟,以為佛頭港的保護神。

景福祠土地公為佛頭港地區的守護神,極受當地商賈及搬運工人尊崇,根據乾隆年間的<佛頭港福德祠碑記>記載,當時眾人即決議廟前的店鋪不得高於景福祠,若違反則爐主得以阻止警告,甚至稟官處理,可見人們對於土地公信仰的尊敬與虔誠。可惜,嘉慶12年(公元1807年)景福祠慘遭回祿,於嘉慶18年(公元1813年)重建完竣。在嘉慶年間的<重建景福祠碑記>中可見,在此次重建後,廟名亦由「佛頭港福德祠」改為「佛頭港景福祠」;此外重建後,廟方更嚴明不得以廟為公所,聚眾喧嘩、囤積貨物、高搭涼棚、堆積汙穢等,若違反,爐主一樣可以阻止警告並稟官處理,可見景福祠於當時社會人心中的地位。

明治28年(公元1895年),馬關條約割臺,日本政府實施市區改正計畫,道路由原本的舊街市拓寬改為垂直及放射狀的道路系統,景福祠當時位於永樂町一丁目四十六番地,隨著附近西門圓環、海安路的開闢及民族路、民權路的延伸,使得景福祠深陷街廓之中,原本連接商業大街:杉行街、人和街及佛頭港街的地勢不再,廟前街道景象更加沒落。國民政府遷臺後,此區的都市規劃大致沿襲日治時期,然而多了更多現代建築。現今景福祠附近,早上是人潮擁擠的早市,有各式販賣蔬菜水果的攤販,中午後人潮漸散,仍多有信眾前來祭拜。

現臺南景福祠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副祀火德星君、觀世音菩薩、文判、武判、虎爺。福德正神主神像前,尚有許多小尊神像,係昔日商家置於家中供奉,後因故寄祀於廟中,有時也有信徒恭請神像回家供奉,因此數目不定。根據昭和8年(公元1933年)《臺南州祠廟名鑑》記載,嘉慶年間即供奉火德星君,推測乃因嘉慶12年(公元1807年)景福祠祝融之災,重建後特別自法華寺分香祭祀。

主要特色

景福祠的建築型制為閩式平房,結構極為簡單,僅拜亭、正殿而已,正殿兩側山牆各有大幅雕塑2幅,左圖塑繪「郭子儀問安」,右幅則塑有「程咬金獻瑞」,祠內空間雖然狹隘,但卻香火鼎盛,前來祈福者絡繹不絕。

今日所見的景福祠,歷經嘉慶16年(公元1811年)的重建、民國35年(公元1946年)增建拜亭、民國53年(公元1964年)重修廟宇、民國70年(公元1981年)再度改建拜亭、屋頂。經過民國93年(公元2004年)的修復後,大體維持不變,其後雖歷經數次整修,唯新增添的工事,多是一些如彩繪、屋頂剪黏、洗石子及磁磚鋪面等外部的整修工程。

景福祠並無一般廟宇常見的廟埕,僅以廟前街巷直接作為出入廟內的通道,今廟前佛頭港街已和市內其它現代巷道並無兩樣,兩旁林立著隨處可見的高樓。

拜亭現況為民國93年(公元2004年)間改造而成。改建之後的拜亭,其屋頂已改成一般廟宇常見的燕尾形式,屋頂之上則添加了福祿壽三仙、雙龍朝陽及其他屋脊之剪黏裝飾。拜亭的內部構架為六架楹捲棚疊斗式構架方式(不包括出挑的挑檐枋),今日之拜亭有些構件已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

廟宇兩側山牆各有大幅雕塑,廟前街道左側牆上,崁有兩塊與景福祠建廟修廟有關之石碑:一為乾隆45年(公元1780年)所立的『佛頭港福德祠碑記』,另一為嘉慶年間的『重建景福祠碑記』。正殿屋頂為硬山單簷燕尾式屋頂,據聞此為改建之後的結果。屋頂構造係由桷仔、望磚、座灰、瓦片、筒瓦及屋脊組合而成,正脊為大脊形式,採用高厚的「工」字形式,其上方有「雙龍搶珠」雕塑,值得一看。

景福祠香火鼎盛,每年重要的祭典為農曆2月2日的土地公聖誕與農曆8月15日的福德正神成道日,廟內均會舉辦慶典與繞境活動。另因景福祠與佛頭港的歷史因緣,近年亦有辦理與其他土地公廟協同出海巡視的慶典。
拜亭的內部構架為6架楹捲棚疊斗式構架方式(不包括出挑的挑檐枋),今日之拜亭有些構件已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
拜亭的內部構架為6架楹捲棚疊斗式構架方式(不包括出挑的挑檐枋),今日之拜亭有些構件已改成鋼筋混凝土構造。
臺南景福祠正殿兩側山牆各有大幅雕塑2幅,左圖塑繪「郭子儀問安」,右幅則塑有「程咬金獻瑞」。
臺南景福祠正殿兩側山牆各有大幅雕塑2幅,左圖塑繪「郭子儀問安」,右幅則塑有「程咬金獻瑞」。
臺南景福祠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在主神像前許多小尊的福德正神神像,有時為商家寄祀,有時也有信徒恭請神像回家供奉,因此數目不定。
臺南景福祠主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在主神像前許多小尊的福德正神神像,有時為商家寄祀,有時也有信徒恭請神像回家供奉,因此數目不定。

文獻資料

  • 1.臺南市中西區區公所網站(不著年代)。古蹟瀏覽〈臺南景福祠〉,2015年9月11日上網。
  • 2.臺南市政府影視支援中心網站(不著年代)。〈景福祠〉,2015年9月11日上網。
  • 3.五條港文化園區網站(不著年代)。〈佛頭港--景福祠〉,2015年9月11日上網。
  • 4.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1997)。《臺南市3級古蹟景福祠調查硏究及修護計畫》。臺南市:臺南市文化局。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