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竹北蓮華寺

竹北蓮華寺
*
竹北蓮華寺今貌為民國37年(公元1948年)地方人士發起捐資,重建廟宇,於民國41年(公元1952年)完工而成。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新竹縣竹北市十興里犁頭山下39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6年07月25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光緒4年(公元1878年)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21.03638,24.82718
指定/登錄機關: 新竹縣政府
公告文號: 府授文文字第0950095756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本建築為竹北鄉民信仰中心,創建於清光緒年間,爾後經歷日治及戰後之修繕,同時保有不同時期的建築傳統技藝。

發展源流

蓮華寺位於新竹市區東北方犁頭山,是道光3年(公元1823年)至道光6年(公元1826年)間,臺灣府臺灣縣知縣李慎彝(1777-1855)經過蓮華寺現址,看見這個位置遼闊,可遠眺竹塹城區,並一覽十八尖山及頭前溪,而且位置四通八達,北達淡水,下接竹塹,是交通要衝,隨著開墾日久,定居的居民人口逐年增加,六家地區沒有公廟可以祭祀,進而邀集竹塹地方仕紳捐資建廟。由當地鄉紳林希賢(生卒年不詳)、范朝魁(生卒年不詳)、林上華(生卒年不詳)等12人捐資興建,但是因為閩客衝突、頭前溪改道氾濫造成災害等事,讓建廟工程遲至光緒4年(公元1878年)才完工。由於蓮華寺主祀觀音,因此當地人也稱之為「觀音廟」,並成為竹塹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

光緒21年(公元1895年)因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政府戰敗,臺灣被割讓給日本,地方武裝抗爭四起,由於犁頭山位居高點,交通扼要,是日軍與地方民兵必爭之地,因此蓮華寺也毀於戰亂。直到明治27年(公元1894年)由地方仕紳林榮和、林祺富、楊慶雲(生卒年皆不祥)等人捐資重建,再次成為六庄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

直到民國37年(公元1948年),蓮華寺因為44年間未經整修,所以地方人士如林祺熾、楊林芳、林還德(生卒年皆不詳)等人發起捐資,重建廟宇,於民國41年(公元1952年)完工,形成今日樣貌。但儘管已經竣工,因為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將犁頭山劃為軍區,除了唯一的管理員之外沒有其他信徒可以進入參拜,香火稀少。到民國48年(公元1959年)廟方請修慧法師擔任住持,經過多次交涉收回寺廟,讓民眾可以自由進出蓮華寺參拜。

除整頓環境外,修慧法師亦致力推動社會福利與教育事業,先後於民國51年(公元1962年)、民國58年(公元1969年)、民國69(公元1980年)年創辦「蓮華安老院」、「菩提佛學院」與「潔人幼稚園」,成為新竹地區推行教育的動力之一。

主要特色

竹北蓮華寺建築經歷清代、日治、國民政府多次重修,因此建築可見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舉凡三川殿以傳統中式傳統木構建築,牌樓以石頭為建材,並配有鏤雕石窗,正殿於民國41年(公元1952年)重修時,建築改為帶有洋風的平拱構造,是看得見歷史軌跡的廟宇。

今日蓮華寺主要建築體為二殿二廊二橫屋的形式,由三川殿與正殿組成,左右兩廊開有八卦門,另有過水廊連接橫屋,橫屋中央設有廳堂,左右橫屋空間則作為會議室及儲藏空間。以紅磚砌成的八角形的門,稱之為「八卦門」,在傳統民間宗教信仰裡,認為「八卦」是可以趨兇避邪的鎮煞物,所以常被用做為廟寺或祠堂的門,以隔離、去除「不潔之物」。一般的祭祀空間常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和禁忌,例如適逢家中有喪事的守孝期間,或是婦女生理期間,是不能到寺廟去拜拜的,但是只要按規矩通過「八卦門」,就能到正殿去上香祭拜,所以八卦門又稱為「避邪之門」,是竹北蓮華寺建築上的主要特色。三川殿保留了傳統木構架與樣貌,牌樓面以石材構築,配以鏤雕石窗,雖非出自於知名匠師之手,但為新竹地區常見之作法,樸實而典雅,是觀賞的重點。

正殿部分於戰亂中遭受破壞,損壞較為嚴重,而於民國41年(公元1952年)的重修中,修改為帶有洋風的平拱構造,亦是新竹地區日治後期常看到的結構方式,具時代特色。神龕上方懸掛「佛光普照」匾額,以彰顯其佛教廟宇性質,正殿左右次間配祀關聖帝君、神農大帝、福德正神、媽祖婆、註生娘等神靈,使佛教與民間信仰結合,發揮淨化人心之功能。

蓮華寺每年重要慶典除了各神明的聖誕祭典之外,在農曆7月會舉行客家人傳統的「義民祭」,由竹北鹿場、東平、中興、隘口、東海、十興及新埔文山等7里輪流舉辦,並且依照習俗有賽神豬比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祭儀。

今日,由於蓮華寺位於當地文山步道的起點,因此不僅是新竹地區的信仰核心,也是當地居民假日散步登山的景點之一。寺旁左側有一健康步道,可攀爬而上至廟宇後山的造景庭園登高望遠,園中有涼亭「蓮華亭」可休憩,與「蓮華寺史記」碑文供參觀者了解該寺歷史,並有整片九龍壁、十二生肖等石雕供遊客賞玩。而且蓮華寺附近種有櫻花,因此每到春天櫻花盛開的時候也會吸引遊客前來賞櫻,成為新竹著名的觀光景點。
正殿主祀觀音外,神龕上方懸掛「佛光普照」匾額,以彰顯其佛教廟宇性質。
正殿主祀觀音外,神龕上方懸掛「佛光普照」匾額,以彰顯其佛教廟宇性質。
正殿於民國41年(公元1952年)重修時,建築改為帶有洋風的平拱構造。
正殿於民國41年(公元1952年)重修時,建築改為帶有洋風的平拱構造。
三川殿保留了傳統木構架與樣貌,牌樓面以石材構築,配以鏤雕石窗,為新竹地區常見之作法。
三川殿保留了傳統木構架與樣貌,牌樓面以石材構築,配以鏤雕石窗,為新竹地區常見之作法。

文獻資料

  • 1.文化資產局(無日期),文化資產導覽個案〈竹北蓮華寺〉,上網日期2015年8月18日。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