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具有傳統性:光路里高空盪鞦韆賽會自清康熙年間開始舉辦,迄今已有2、300年歷史,並形成本地重要之民俗節慶活動,具有古昔生活傳承,風俗形成之傳統性。
2.具有地方性:鞦韆賽會起因是,清康熙年間在嘉義市湖仔內下路頭地區瘟疫不斷,村民虔誠祈求玄天上帝能消災止厄,而後瘟疫果真因此消失,居民為感念玄天上帝之神威,並由鞦韆賽會活動遂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之民俗活動。
3.具有獨特性:鞦韆賽會於每逢閏年、閏月的玄天上帝神誕(農曆3月3日)前後舉辦,依古法搭設的鞦韆架,以刺竹和藤條架設、捆綁,鞦韆架起的高度高達12公尺。自農曆大年初1即在廟埕搭建,至3月始舉行賽會,是全臺獨一無二的鞦韆民俗賽會。
4.具有潛力性:鞦韆賽會已成為嘉義市代表性之民俗慶典活動,具有潛力發展形成觀光慶典之民俗活動,藉此更能將本民俗活動推廣給一般大眾認識。
位於嘉義市的下路頭鞦韆賽會,於每逢閏年的農曆3月6日由嘉義市光路里主辦,是該里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廟慶典的一部分。目前沒有明確資料可知鞦韆賽會起始的年代,但傳說賽會是為了感謝玄天上帝保佑地方而舉辦,因此賽會的發展源流也與玄天上帝信仰的傳入密切相關,據傳已延續有300多年。
嘉義市古為平埔族群洪雅族諸羅山社的居住地。這一帶早在荷蘭時期就有受到招募的漢人移入拓墾,鄭氏時期也有士兵在此屯田。康熙43年(公元1704年),諸羅縣治所移到現在的嘉義市,更多佃戶被招募到此地開墾,原本平埔族群的土地也大量流入漢人手中。嘉義市光路里的玄天上帝信仰,即約在這個時代由漢人移民傳入而興起。
據廟史記載,嘉義市下路頭一帶在康熙年間仍是一片荒蕪,且遭逢旱災與瘟疫。當時1位賴姓村民回到故鄉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的武當山玄天上帝廟迎來1尊神像,奉請玄天上帝前來守護本境,保佑地方安寧、五穀豐收。傳說提到,原本肆虐的瘟疫在居民奉祀玄天上帝後消失,於是居民在玄天上帝的誕辰日舉辦慶典,以各種娛樂節目酬謝神明。當時1位舉人見女兒盪鞦韆遊玩歡喜,因而興起念頭舉辦鞦韆賽會,使人們在敬神時也能更接近「天」。另一個傳說則提到,玄天上帝托夢告知下路頭為「龍船穴」,需豎立船帆才能順風如意,居民於是按照指示,以巨竹架設船帆;後來旱象停止、瘟疫滅絕,於是人們也在玄天上帝誕辰慶典時,於象徵船帆的竹架上設置鞦韆,舉行盪鞦韆大賽表示對神明的敬意,並認為鞦韆盪得愈高、隱喻船帆愈能順風得利。另外還有一說,是玄天上帝告知「龍船穴」要活躍擺動,人丁才能興旺、平安,村民於是按照神靈指示搭建鞦韆搖盪,才使瘟疫滅除、五穀豐收,因此沿襲成為舉辦鞦韆大賽的習俗。
下路頭居民信奉的玄天上帝神像本來奉祀在賴姓居民家中,到了嘉慶9年(公元1804年)居民才興建廟宇專門供奉,即今天的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廟,接下來的鞦韆賽會也都在廟前搭建鞦韆舉辦。原先鞦韆賽會只在農曆閏年才舉辦,但由於這是全國唯一為敬神而舉辦的鞦韆賽會,民眾亦十分踴躍參與,經過嘉義市政府建議,由政府與主辦方一同擲筊請示玄天上帝得到同意後,將鞦韆賽會自民國97年(公元2008年)起改為每年舉辦。從民國102年(公元2013年)開始,嘉義市政府為推廣傳承民俗技藝、發展地方特色與觀光,亦將賽會打造為「嘉義市鞦韆節」。在今天,下路頭鞦韆賽會不僅是酬謝神明的宗教祭典,也增加了傳承傳統民俗、推廣地方特色並促進地方認同與發展等更豐富的當代意義。
嘉義市下路頭於玄天上帝誕辰日舉行的鞦韆賽會,是全臺唯一與漢人民間信仰結合、具有酬謝神明性質的鞦韆比賽活動。而臺灣有400餘座奉祀玄天上帝的廟宇,其中只有嘉義市的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廟在玄天上帝誕辰日舉辦鞦韆賽會慶祝,是嘉義市下路頭地區特有的習俗。
下路頭鞦韆賽會是居民展現作為地方守護神的玄天上帝信仰的一環,賽會的舉行方式也具有宗教信仰的強制力,人們在準備過程中嚴守規範與禁忌,使百年來的賽會可長久維持傳統的模式,不會任意改動或停辦,也使準備賽會過程中砍竹材、架設鞦韆的各個環節都蘊含了傳承傳統技藝的意義。
鞦韆賽會過去在每逢閏年的玄天上帝誕辰日農曆3月6日舉辦,鞦韆架則依例於當年農曆大年初1就在廟埕搭建。鞦韆架高達12公尺,又稱為「千秋架」,代表玄天上帝至高神威。架子採用古法搭建,以刺竹和藤條架設、捆綁,不採用1枚鐵釘或鐵線,且架子搭建前必須先請神明監工、保佑施工順利平安,再依照事前算好的良辰吉時舉行破土儀式,然後按當年的吉向方位搭架。
鞦韆比賽歷來分成單人組與雙人組進行,並再依年齡分組,不過嚴格禁止女性參加比賽,甚至製作鞦韆所用的莿竹也不允許女性觸摸或跨過。禁止女性的原因,一是因女性被視為不潔淨,二是傳說賽會曾經因女性而發生意外,所以後來嚴格禁止。這個禁忌一方面隱含了漢人民間信仰觀念裡將男女性區別並認為女性不潔的性別意涵,一方面也呈現出鞦韆比賽所具有的危險性使人們對禁忌更加嚴格遵守,也更重視神靈護佑的靈力。人們在遵守這些規範的同時,同時接受、留存其中所隱含的宗教與性別意義。
不過,傳統的規則也並非全然不可改變。過去鞦韆賽只在閏年舉辦,但當代地方社區與政府為推廣與傳承民俗技藝、也試圖促進地方發展,因而在向神明擲筊取得允許之後,將賽會改成每年舉辦。這呈現出民間宗教活動所具有因應時代轉變的彈性機制,即使是具有宗教意義的活動也可能隨時代價值變遷而改變。
另一方面,因嘉義市在漢人大量移入前即是平埔族群的居住地,史籍中亦記載有平埔族群有盪鞦韆習俗,有學者認為下路頭特殊的鞦韆賽會與閏年舉辦的時序安排,即可能來自當地平埔族人習俗。不過,不論是歷史中的平埔族群、或是當代原住民的鞦韆活動,都是以藤索來吊掛鞦韆,並且以女性參與為主,與下路頭的鞦韆賽會以竹桿製作鞦韆、禁止女性參與有極大的差別。有學者認為,此地的玄天上帝信仰以及禁止女性乘坐的鞦韆,也可能反映了清初時期以原居平埔族人為主的社會型態與秩序,隨著漢番通婚而逐漸受漢人文化價值影響、同化,而後轉變為以外來漢人與男性價值為主的社會變遷意涵。
鞦韆架依例於當年農曆大年初一就在廟埕搭建。鞦韆架高達12公尺,又稱為「千秋架」,代表玄天上帝至高神威。
鞦韆比賽分成單人、雙人組,並再依年齡分組。圖為雙人組參賽著者蹲立於鞦韆上擺動的實景。
鞦韆賽會以擺盪的高度決定勝負。仰賴地面助手以竹竿助推、啟動鞦韆後,由參賽者自行奮力擺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