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勉民堂名列羅東五大廟,也是清代既有之兩家乩堂之一。堂內奉祀三恩主關聖帝君、司命灶君(灶神)、孚佑帝君(呂洞賓) ,從祀地藏王菩薩、太歲星君、觀音大士、道清、太白星君、岳飛、先天王天君、勉民堂效勞生死先賢祿位,屬鸞堂信仰,為儒宗神教宣講聖諭、傳道之場所,也就是儒家思想與道德觀念為主體,並揉合道教宗教元素於其中的一種信仰。與正統的書院相比較,鸞堂則類似於以宗教方式於庶民當中傳遞儒家思想的組織,曾經在宜蘭相當興盛,影響範圍擴及全臺,而勉民堂則可見證鸞堂信仰在宜蘭地區的發展歷程。
相傳清道光7年(公元1827年)勉民堂建築本體即已存在,起初為羅東藍振泰家族之神堂,曾借與噶瑪蘭廳羅東堡巡檢處問案辦公之用,至咸豐年間巡檢處遷移他地,藍家將公廳收回,並於此設立私塾以教育學子,並奉祀三恩主聖位,以督促學子勤勉於學。清光緒15年(公元1889年)藍家後代,藍新(1871-?)、藍欽(生卒年不詳)兩人至宜蘭新民堂學習扶鸞(透過雙人或單人手扶鸞木,讓神明附著於鸞木或是鸞生身上,於桌上寫字勸勉信徒遵守倫理道德),並且招募鄉民一同至新民堂學習,參與人數漸多。光緒21年(公元1895年),2人返回羅東將原有私塾改為鸞堂,並開設堂號命名為勉民堂。
勉民堂原為藍家資產,因此早年都是由藍家家族私人經營管理,以宗教方式於庶民當中傳遞儒家思想,並設立堂規告示,要求鸞生信徒必須遵守之道德規範,較不對外開放。民國61年(公元1972年),該堂雕塑關聖帝君、呂仙祖、司命灶君等3尊金身,稱為三聖護牌,另加道清及太白星君雕塑,共計5尊神像,供人奉祀。民國70年(公元1981年)又再供奉岳飛、先天王天君等2尊,至今皆供奉於堂中。勉民堂的私人性質結束於民國70年(公元1981年),第1屆管理委員會成立,正式宣告勉民堂成為公共性之廟宇。民國95年(公元2006年)獲宜蘭縣政府指定為縣定古蹟。
羅東勉民堂為宜蘭古老之鸞堂建築,傳建於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年-1850年),本體保存良好,唯因建築居於鬧區之中,最外面建築1棟2層樓之立面,使得從外面不易看清勉民堂之位置。勉民堂為1棟9門3窗的建築,9門為前檐牆開門、左右山牆各開2門,後檐牆之神龕兩側各開1門。3窗為左右山牆之兩門中各開1窗,後檐牆神龕後方開1窗。格局相當特殊,有一說此為清代最低階衙門的建築格局,亦有人詮釋為9門3窗亦即代表廣納三教九流各界人士皆能來此祭拜的含意。正殿的金柱為四方柱,柱體四角各有小斜面的轉折,在宜蘭縣內的廟宇尚無如同勉民堂的結構與配置,極富特色。
勉民堂建築本體不大,建築主體為磚石與木構建物,大木棟架為三通樣式,三通之間連結並未如廟宇般雕成瓜筒,保留原初的木架狀態,不加裝飾,顯得相當樸素,廟外的斗拱也是如此施作,顯示功能性重於裝飾的建築構想,廟內神龕木雕較為華麗,保有清光緒年間的木雕花草裝飾,但整體而言,仍是相當素樸。勉民堂內神龕前方地面抬高,其上放3張竹椅,是為三恩主(由龍邊至虎邊分別為灶君、關公、呂洞賓)所設,據說是給神明辦公和休息之用。屋頂有天窗,據廟內人士表示,是為了讓神明經過天窗時可入廟歇息。
廟堂之磚牆以斗砌工法砌成,保有古樸的樣式,純粹的磚石構造,則給予人們厚重的穩定感,廟堂甚至帶有堡壘的氣氛,營造出簡明且莊嚴的空間感。勉民堂的殿宇建築與傳統之寺廟大異其趣,因曾經做為審訊犯人之地,內部配置的確有衙門的簡樸風格,也與鸞堂強調素雅的精神相互輝映。
勉民堂雖然原為私人性質的鸞堂,但自民國70年(公元1981年)成立管理委員會之後,已成為公開的地方信仰中心,每年的農曆6月24日關帝聖誕皆會舉辦羅東鎮內的繞境活動,為羅東鎮內一大廟會盛事。
勉民堂建築本體不大,建築裝飾也不多,僅有廟內神龕木雕較為華麗,廟堂之磚牆以斗砌工法砌成,保有古樸的樣式。
勉民堂建築中9門3窗,除圓形窗設計,窗戶所設木門,簡樸沉靜未著雕飾亦為一大特色。
勉民堂的殿宇建築磚石與木構建物為主,不加裝飾,與傳統之寺廟大異其趣,有衙門的簡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