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鹿港三山國王廟

鹿港三山國王廟
*
三山國王廟昭和9年(公元1934年)拆遷後,屬於原廟宇的建築部分,僅剩目前指定為古蹟範圍的前殿到正殿,異地重建後,加上現址夾在街屋建築之間。
資產類別: 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中山路276號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乾隆2年(公元1737年)
攝影者: 趙守彥、楊晴帆
經 緯 度: 120.43365,24.05647
指定/登錄機關: 彰化縣政府
公告文號: 74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鹿港三山國王廟

指定/登錄理由

鹿港三山國王廟及廟內於清乾隆55年(1790年)所立的〈示禁碑記〉的石牌,是證明潮州移民曾在彰化地區從事墾拓、創業、祭祀的遺跡,碑文內容也記錄當年粵籍百姓回籍時遭受不肖胥吏索錢剝削的艱辛心酸的一面。

發展源流

鹿港三山國王廟又名國王古廟,位於鹿港舊大街最北的菜市頭,昔日「不見天」街的末端(今中山路與民權路交叉口),為鹿港歷史上,廣東潮州移民的文化見證。

鹿港的潮州移民歷史相當早。可能在鄭氏領臺之前,潮州移民便來到臺南、鹿港等主要港口經商或擔任勞工。但相較於福建移民,定居人數少,加上施琅(1621-1696)於康熙22年(公元1683年)領臺後,清廷下令禁止非福建省籍居民來臺,因此直到康熙40年(公元1701年)以後禁令鬆弛,潮州移民人數才大幅增加,尤其客籍移民在18世紀初葉大量來臺,成為在臺最多的潮州移民。這些居民逐漸形成在地社群,並帶來三山國王信仰。其中彰化平原是臺灣現存最大的三山國王信仰圈,大多由移民自鹿港登陸後帶往內陸。鹿港三山國王廟即為此歷史發展的見證。

鹿港的三山國王廟確切建造年份不詳,但由現存文物可知最晚至清乾隆2年(公元1737年)即已建廟。原廟最初也做為鹿港潮州會館,座東北朝西南,規模宏大,可媲美鹿港天后宮、龍山寺等大廟。廟內「奉憲示禁」碑意味著該廟曾為潮州籍商賈雲集之地,其後方為鹿港的三山國王廟義塚,顯示其為客家人為主的社群所祭祀。然而經過閩粵械鬥後,鹿港的潮州客家社群逐漸衰弱,移往濁水溪,三山國王廟則由鹿港的泉州人社群接管,並一度將三山國王廟改名為「三仙國王廟」。目前正殿前方有1隻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清嘉慶4年梅月置,三仙國王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顯示社群的消長。

目前留下的建築資料有限,因此修築歷史並不甚清楚。廟內1對花崗石柱顯示,鹿港三山國王廟曾於清道光24年(公元1844年)整修,是該廟現存最早的重修紀錄,清光緒9年(公元1883年)則有鹿港商莊和彰化的潮州籍信徒捐款大修的紀錄,顯示此時該廟仍為彰化平原潮州和客家移民祭祀的廟宇。

大正15年(公元1926年),日本政府進行市區改正計畫,將三山國王廟拆除,將磚瓦移至今日現址(中山路276號)重建,廟後三山國王塚(今彰客附近)亦清塚開闢為道路。日昭和9年(公元1934年)鹿港再次實施市區改正,將「不見天」街拆除,重建後的三山國王廟則遭拆除拜殿和前殿,僅保留7坪多的正殿建築。由於此時鹿港適逢港口淤積和航道遭禁,逐漸沒落,重建後的鹿港三山國王廟香火盛況不再,一度僅剩30位信徒。

二戰之後,當地仕紳在民國58年(公元1969年)首次集資修繕內裝和重建前殿,此後歷經多次修建,逐漸恢復規模。民國90年(公元2001年)後殿與後殿中庭重建竣工,迎接三山國王夫人入祀。

主要特色

鹿港三山國王廟為「單開間二進」式的建築格局,可分為前殿、中庭、拜殿加正殿,牌樓面為整個廟宇的門面,是裝飾最華麗的地方。中庭為過渡戶外空間,為庭院兼採光,正殿則為主要祭祀空間,拜殿作為正殿祭祀空間的延伸。單開間二進為常見的傳統廟宇建築格局,但鹿港三山國王廟帶有較多的粵東風格,與常見的格局有明顯差別。在地坪高度上前殿、拜殿、正殿依序漸高,但變化不大,中庭設計得格外深,比前殿低但比外埕高,這使得空間上形成層次感,視覺上因中庭而呈現亮暗的效果,致使空間感覺更加深遠。

昭和9年(公元1934年)拆遷後,屬於原廟宇建築的部分僅剩目前指定為古蹟範圍的前殿到正殿。由於曾被拆除異地重建,加上現址夾在街屋建築之間,能呈現的建築風格有限,裝飾和細部工藝為觀賞的重點。三川殿的屋頂為少見的雙層屋瓦,屋頂開有天窗,屋椼採剔地突雕的木雕,展現出樸實典雅的風格。牌樓面門板兩旁有精緻的雕刻,頂板為富有吉祥之意的花鳥圖,身堵分別為「九世同居」的精緻雕刻,取其重禮重義、忍讓齊家,家道和睦仁善不分家的意涵,另1側為「汾陽府拜壽」題材,描繪唐朝功蓋一時、富貴壽考俱全的郭子儀(697-781)大將。最底層裙板則以「博古圖」為飾(博古為「博古通今」或「通曉古事古物」之意,將博古畫在器物之上的裝飾藝術為博古圖)。

正殿神龕花罩以透雕呈現龍鳳、人物及花鳥等題材,展現出細緻的工藝。樑柱上的彩繪則以青、紅色為主,除歷史故事外,還有八仙人物圖,此外門楣彩繪則為八仙彩。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是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生卒年不詳)的作品。

鹿港三山國王廟也保有許多具特色的歷史文物。三川殿內有1塊「奉憲示禁」碑,係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由廣東籍監生墾請當時管轄全臺的臺灣兵備道於鹿港勒石示禁,嚴禁海防官員不得對入港的廣東藉人士加索規費。此碑原位於鹿港海防理番同知衙門前,日明治36年(公元1903年)因拆除衙門改建鹿港公學校,遂將石碑移置鳳山寺。此碑係為廣東籍人士所立,民國82年(公元1993年)將碑文移至三山國王廟內保存。匾額方面,廟方保存清乾隆2年(公元1737年)「海東霖田」匾,及清光緒4年(公元1878年)「國王古廟」匾,由於年代已久,匾額已略呈風化。此外,還有信徒王合成於清嘉慶4年(公元1799年)捐獻的巨大石香爐,黃萬春號於清道光24年(公元1844年)捐獻的花崗石柱,寫有「封敕明貺三山國王爺神位」的神位牌,以及早期的木製法器等。
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是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的作品。
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是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的作品。
前殿內有一塊「奉憲示禁」碑,係由廣東籍監生墾請當時管轄全臺的臺灣兵備道,於鹿港勒石示禁,嚴禁海防官員不得對入港的廣東藉人士加索規費。
前殿內有一塊「奉憲示禁」碑,係由廣東籍監生墾請當時管轄全臺的臺灣兵備道,於鹿港勒石示禁,嚴禁海防官員不得對入港的廣東藉人士加索規費。
清光緒4年(公元1878年)「國王古廟」匾,由於年代已久,匾額已略呈風化。
清光緒4年(公元1878年)「國王古廟」匾,由於年代已久,匾額已略呈風化。

文獻資料

  • 1.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不著年代)。文化資產個案導覽〈鹿港三山國王廟〉。上網時間2015年9月2日
  • 2.范明煥(2010)。〈臺灣客家三山國王信仰現象初探〉,發表於大華技術學院舉辦「三山國王信仰學術研討會」。
  • 3.符洪仁(2006)。《鹿港三山國王廟》。臺北:彰化縣文化局。
  • 4.陳春聲(2001)。〈正統性、地方化與文化的創制——潮州民間神信仰的像徵與歷史意義〉。《史學月刊》2001年第1期。
  • 5.藍清水(2012)。〈三山國王信仰對當代臺灣客家族群的意義─以竹塹地區為例〉。《新竹文獻》第50期。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