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外籍傳教士因戰爭因素,無法於大陸地區進行傳教工作,最後選擇來到臺灣,而東港地區在日治時期開發下逐備規模,而成為在臺天主教會開始宣教的1塊新生地。民國44年(1955年)德國籍道明德鐸會省會士林德明(Francis Spaeth,生卒年不詳)偕同傳教員3人,前來東港開教,在東港鎮中正路9號建立聖堂,原址在今新基中學幼保大樓。民國48年(公元1959年),於東港中山路(現址)另購新地,籌建新堂,於同年5月22日奠基,由西德籍工程師路易士(生卒年不詳)設計,民國49年(公元1960年)12月8日落成。建築外觀新穎,成為東港新地標,當時聖堂的建設經費來源不是來自臺灣本地的信徒,而是來自國外道明會的捐款。天主堂剛開始成立時,由於語言不同,因此神父分別用國語及臺語進行講道,此為較其他處傳教不同之有趣景象。
孝愛安老院的創立是東港天主堂的1項重要建設。約於40年前(公元1970年代),林德明(Francis Spaeth)神父預見臺灣社會未來需求,將學生宿舍改建成安老院,並邀請中華道明修女會來服務老人,中華道明修女會遂勇敢接下了重擔。那時林神父的創立宗旨在於強調教會有責任讀出時代信息,為社會準備50年後的需要。孝愛安老院最初收容無家可歸的貧苦老人,盡心盡力讓他們溫飽與居住舒適安全。漸漸有子女無力負擔安養的老人,申請入住修女辦的安老院。到了民國89年(公元2000年),社會發展、觀念改變,且因修女們真心誠意善待老人,政府主動協助安老院改建成現代化設備,更名為「孝愛仁愛之家」,並獲得全省老人院優等獎。高雄教區劉振忠總主教將它媲美「天堂的前院」。
道明會德鐸會士在傳教過程同時參與社會服務,也由於適逢美援,不但帶來物資也為傳教帶來一定的助力。然民國96年(公元2007年),道明會德鐸在臺區會正式解散,他們將原所建立的福傳成果悉數交接給天主教高雄教區,由天主教高雄教區在德鐸會士建立的基礎下,持續東港天主堂的宣教工作。而天主堂建築本體,含教堂、塔樓、2個水池,則在民國95年(公元2006年)被屏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東港天主堂主建築物座東朝西,主堂平面為扇形,北邊另有附屬機能空間,如辦公室、準備室、副壇及祭主空間。教堂屬於外觀新穎的現代建築,斜頂的建築靈感源自於「出埃及記」中教徒們長期遷居賴以生存的帳篷,斜邊尖端向天,是帶領大家走向天堂之意。其扇形建築結構常被形容酷似紙飛機,牆面呈三角形,牆面上則有長方型拼接而成的彩色玻璃窗,並掛有「愛世人」、「敬天主」兩大標語,氣氛莊嚴穆肅,其餘部分皆為樸實之水泥牆。
主教堂內部屋頂亦為扇形,扇形端部為主祭壇,此處較眾席位高4階,端部牆上有「彌如同天主」5字及天使升天彩畫,兩側垂直折牆上開長窗。光線由此長窗射入,整體垂直向上的方向感與光線共同為祭壇塑造極特殊的宗教氣氛。相對於祭壇的主要正立面入口弧山牆,形成扁三角尖頂,由中柱做對稱分割。
上部開口處主要為垂直分割,搭配水平交錯分割彩色玻璃,下部主入口形成4道雙扇門。兩側主承重牆上開方窗,並順側牆緩升而上。南側承重牆室內壁面有宗教信物掛飾,北側附加空間牆面除側門外,其餘開方窗。整體建築相當簡潔,於薄殼折版屋頂兩翼著地尖角處,設計有一方形小池,用以承接雨水。
主建物西南設有1座四角形4層樓高塔,外觀主建材為洗石子,無複雜雕飾,完全屬現代建築式樣,並選用當地民居常用的藍綠色為木窗塗飾。建築上方有大型十字架,相當明顯,同時建築亦有「東港天主堂」大型看板標示。雖說是類似現代公寓建築之高塔,然從側面觀之,可發現屋頂也是略微向後傾斜。
東港天主堂今日由天主教高雄教區維持使用,其發展歷程相對於道明會自清朝起即在西港(又稱打狗)耕耘的情形來說,並不特別悠久,但仍然見證了天主教道明會在東港地區的發展與歷史脈絡,其建築風格在社區之中亦相當特殊,故登錄為歷史建築,今日仍做教堂使用,固定舉行儀式活動且平日開放一般民眾參觀。天主堂附設新基中學及聖家幼稚園、孝愛安老院,皆持續營運中,與東港居民的生活緊密結合。經過快半個世紀,東港天主堂已經成為東港的新地標。
兩側垂直折牆上開長窗,整體垂直向上的方向感與光線共同為祭壇塑造極特殊的宗教氣氛。
扇形端部為主祭壇,端部牆上有「彌如同天主」5字及天使升天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