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建築與宗教信仰在地方上的意義,及縣內相關建築類型的獨特性,本教堂規模和格局相當完備,登錄為歷史建築理由充足。但因教堂本堂為新修之建築,兩側(尤其左側文物室)反而是歷史原物,因此本次登錄以左側文物室為原則。
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羅厝居民涂心(生卒年不詳)經常往來中南部經商,在高雄聽了一位神父講述基督的教義甚為感動,回羅厝後即邀親友到高雄聘請神父前來傳教。當時會長派吳萬福神父(生卒年不詳)帶傳道師林水蓮(生卒年不詳)前來羅厝,選後壁厝租一民房佈道,教務日漸蓬勃,兩年後,也就是光緒3年(公元1877年),吳神父購下教堂之現址。
光緒8年(公元1882年)由何安慈神父(1853-1922)接任,興建第1代教堂,並移到新堂辦理教務,是臺灣中部地區最早興建的天主教堂。接著由黎嘉祿神父(生卒年不詳)和林茂德神父(1901-1998)等繼續教務。
明治38年(公元1905年)創辦傳道師養成所,初次招收學生14名,聘邱超然先生(邱天祚祖父,生卒年不詳)任教,畢業後分派全臺各地傳教服務,此養成所直到日治時期大正4年(公元1915年)才遷往臺北大稻程教會。這裡還有羅馬印刷機,出版輔助讀物如:「要理問答」、「古史略」、「新史略」及經文等,使當時教友獲益不淺。
明治39年(公元1906年)一場大地震,震塌原教堂,馬神父即搭建臨時教堂至大正元年(公元1912年)間拆除,又以木材建一座正式的教堂,木材為上好的唐山福杉和臺灣檜木所建。當時白若瑟神父(1871-?)在員林傳教之小教堂及道理廳被仇教者燒燬,其後又在街心重地購地,於明治43年(公元1910年)興建新教堂。
文安邦神父(生卒年不詳)為第14任神父,繼續辦理教會工作,於民國40年(公元1951年)續由美籍瑪利諾會胡德克神父(生卒年不詳)執掌並翻修聖堂,改建孤兒院,協助主教創辦傳教學校,向鄰村傳教,辦理慈善工作直至民國40年(公元1955年)奉派到二林傳教由阮立德神父(生卒年不詳)繼任。在阮神父任內亦為教友、村民做過很多有意義的事,如設立永靖分堂、興建修女宿舍、組聖母軍訪教友,並修舖芎蕉至羅厝3公里長的柏油路、關照老年教友,每逢週五或大瞻禮時親送聖體到家、興建神父宿舍。
民國64年(公元1975年),適逢天主教堂開教100週年慶,將老舊的教堂拆除,興建第3代教堂,至民國85年(公元1996年)完成。目前本堂地居彰化中心點佔地約2000餘坪,聖堂可容納約200人,前後廣場可供100至150人活動,成為中部地區朝聖休閒及活動中心,並設有標準游泳池1座,古教室已列入文建會歷史建築登錄,保有臺灣天主教早期傳教史料及文物等豐富資源。
埔心羅厝天主堂是位於臺灣彰化縣埔心鄉的天主教堂,是中臺灣最早的天主教堂,也是臺灣中部最早天主教的發源地。民國91年(公元2002年),羅厝天主堂被列入彰化縣的歷史建築。羅厝天主堂並在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名列第27位。現今仍是教友禮拜、祈禱所。
埔心羅厝天主堂屬於歐洲歌德拜占庭、文藝復興及羅馬式等綜合結構建築物。其反映拜占庭建築的特色,以三角拱弧為屋頂,而屋頂為建築最中心。屋頂上方有十字架,同時有左右兩2個類似高塔之石柱,石柱上方有天使在吹奏樂器之雕像。整體主體建築以石造牆為主,並有高大塔樓、近3層樓,每層塔樓皆有半圓形拱或拱門形狀,並形成反覆對稱的圖案排列,此為羅馬式的建築特色。同時有強調利用間隔樓層的橫梁來凸顯建築物外觀水平線條,即為文藝復興之建築特色。其它特色包括,有一浮雕星星於天主堂雕字下方,而此星星下方之3扇窗戶,特別選用彩繪玻璃為其裝飾,亦為主建築平面僅有的窗戶,其餘皆為攏空或浮雕建築樣式。在最上層的塔樓內,有1座鐘鈴於內,而主建築特別設計與旁邊樓牆相連,旁邊牆面用紅磚堆砌,牆上有1座大型白色耶穌雕像,相當引人注目。
埔心羅厝耶穌聖名堂古文物室仍保有舊貌,文物展覽館原本是傳道學校的教室,推測可能為第2代教堂時期所興建,外貌相當簡樸,為清水紅磚牆面、門及窗扇周圍牆面紅磚疊砌外凸,屋頂簷口與傳統建築相同設有雨遮板為齒狀。
在民國89年(公元2000年)時為了配合慶祝羅厝天主堂開教125週年紀念,將該教室改作為古文物保存陳列室,陳列自開教以來,從清朝、日治至臺灣光復後以至近代的教會史料,包括歷任的本堂神父相片,有自明治8年至民國39年(公元1875年至公元1950年)14任西班牙道明會士照片、自民國40年至77年(公元1951至1988年)6任美國瑪利諾會士照片、早期教堂與宗教活動相片、古鐘(公元1882年代)、部份古地契翻拍相片(公元1755至1898年)、古樂器(昭和5年,公元1930年)、樂譜(昭和2年,公元1927年)、早期印刷機(明治42年,公元1909年)所印製的宗教書籍(例如:彌撒祭禮、真教要理問答、善路善功、古史略、傳道規則等,羅馬拼音臺語發音之書本、彌撒經本、臨終會員証等)。這些從清朝、日治至臺灣光復後以至近代的教會史料相當珍貴,為傳教歷史的最佳紀錄軌跡,也成為原教堂得以登入歷史建築理由之一。
在文物室裡最重要之一的文物為天神鐘,由金、銀、銅、鐵、玉、鉎、鉛、錫等金屬打造而成的天神鐘,從光緒8年(公元1882年)開始就掛在第1座教堂頂鐘樓上,直到民國62年(公元1973年)才卸下。固定每天的早晨6點、中午12點、傍晚6點,按時敲打發聲,聽到終生的教友都會佇立而祈禱,也羅厝居民生活作息息息相關。而另個重要的文物為臺灣天主教第1臺紙類印刷機。公元1905年,馬守仁神父從菲律賓尼拉多瑪斯大學,引進第1臺的羅馬字印刷機,印了教會的書籍。有的是白話(羅馬字),有的是白話與漢字並行,為教會的福音傳教提供重要易讀容易瞭解資料。
此外,埔心羅厝天主堂有許多重要相關的建築和歷史。明治8年(公元1875年)由吳萬福神父設立了孤兒院,這是中部最早出現的孤兒院,名為仁慈堂。明治44年(公元1911年)左右,西班牙籍的陳若瑟神父(1903-1961)在羅厝成立了臺灣第1支西樂隊。陳神父當初引進西梭米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傳教事業進行,另一方面在喜喪市場上也可藉由音樂傳達愉悅或哀愁之情。另有神父郭佳信神父(?-2015)有感於鄰近地區都沒有可供小孩運動的場所,因此決定興建游泳池作為大人小孩休閑遊憩運動的地方,於民國58年(公元1969年)羅厝天主堂了興建1座游泳池,是目前彰化縣最古老的游泳池。
埔心羅厝天主堂屬於歐洲歌德拜占庭、文藝復興及羅馬式等綜合結構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