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巖紫雲寺位於嘉義縣番路鄉,番路鄉為嘉義縣之山區鄉鎮,與阿里山鄉相鄰,清代時即為漢人與原住民往來貿易之地區,亦是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界線,因為此處是當時與鄒族原住民聯絡之路線,因此稱為番路。
清咸豐5年(公元1855年)半天巖重建碑記曰:「嘉城東南祖山,有地名曰『半天』,以高聳而謂也;建廟曰『半天巖』,地以巖名,其名益彰歟!」;關於紫雲寺的創建傳說有3則。第1則相傳清康熙21年(公元1682年)時有老僧路經於此,認為此地風景殊勝,適宜做為開山修行之地,於是建立草寮供奉自唐山攜帶而來的觀音佛像供奉,因為半天山勢較為高聳,觀雲時色彩常顯示為紫色,為吉祥的象徵,因此命名為紫雲寺。
第2則傳說則是相傳有3位僧人自中國大陸渡海來臺,分別攜帶3尊觀音神像,抵達臺灣之後分別尋找弘法的適合地點,其中1人建立了現在的臺南六甲赤山龍湖巖,1人創立了現在臺南白河的關子嶺大仙寺,然後就是現今的半天岩紫雲寺。傳說雖然不易考究,然此2間古剎皆為臺灣相當具代表性之名勝,3者並立可見一班。
第3則記錄於《臺南州祠廟名鑑》中。相傳清康熙13年(公元1674年)有1位70餘歲之老翁攜帶觀音佛祖畫像至此,並建祠奉祀,至老翁過世後香火中落,清乾隆29年(公元1764年)時有臨濟宗覺宗和尚(生卒年不詳)前來與當時的番通陳豋求(生卒年不詳)與陳開(生卒年不詳),眾信徒等喜捨廟產交由覺豐和尚主持,並著手修建寺院,日後香火漸盛。
經歷第2代日鐘禪師,第3代璇河禪師,第4代弘泰禪師等住持,半天巖紫雲寺成為嘉義境內重要之名山古剎。清咸豐5年(公元1855年)由於廟宇為地震所震毀,雖發起重修,但因為物資金錢缺乏,歷時數十年,後才由首事郭濯海大力捐助得以完成。日治大正9年(公元1920年)由鄉紳劉闊(生卒年不詳)、林猛(生卒年不詳)等人發動修建,至昭和16年 (公元1941年)嘉義大地震,紫雲寺幾乎全毀,只能建造臨時廳堂祭祀。戰後民國36年(公元1947年)由信徒劉再生(生卒年不詳)、林橘(生卒年不詳)等人發起募捐,至民國39年(公元1950年)重建完工,為現今紫雲寺之廟貌。民國74年(公元1985年)獲內政部指定為3級古蹟,改制後則為嘉義縣縣定古蹟。
半天巖紫雲寺主祀觀音佛祖,為嘉義山區地位崇高之觀音寺,是嘉義山區觀音信仰之中心。每年農曆1月15日上元節舉辦過火儀式,由岩仔與岩仔後地區的信徒與寺方一同犒軍,晚間則由信徒迎請紫雲寺中眾神踏過炭火3次,有清淨與強化神力的功能。每年農曆2月9日舉辦一連3天的繞境祭典繞經番路鄉、竹崎鄉與嘉義市部分區域。直至29日為觀音佛祖祝壽,乃紫雲寺祭典的高峰,各地進香團紛紛回來紫雲寺進香,為紫雲寺活動最為熱絡的一段時間。
紫雲寺現今寺貌為民國39年(公元1950年)所興建,建築為二進二護龍的形式,其建築風格具有漳州派的大木作風格,雖不知擔綱的匠師姓名與資訊,但可判斷其建築風格受到陳應彬(1864-1944)漳派建築的影響。建築本體依序為三川殿、天井、正殿,正殿左右附設偏殿,三川殿與正殿之間以過水廊相連。廟宇主體的兩側則設置廂房,作為廟宇辦公或生活的空間。三川殿為紫雲寺的門面,大部分的石雕都安置在此處,主要使用砂岩、觀音山石等石材,石雕風格樸實安置在牆面的下半部,麒麟堵與花瓶博古架,上半部則是安置木雕的花窗,雕刻十分細緻,花窗上的人物表情生動,場面熱鬧。正門對聯由白聖法師所撰寫,金底黑字十分搶眼。在牆面的裝飾上大量使用洗石子工法,加入了不少西方的花草裝飾。左右的對看堵與牆面則是以彩繪泥塑製成魚躍龍門與二虎遊林的題材,並且有南極仙翁與麻姑獻瑞代表吉祥長壽之意。木雕主要呈現在山門與正殿之處,搭配大木主結構呈現,員光(柱與柱之間橫樑下的物件)的木雕相當精巧,以三英戰呂布、三顧茅廬等三國演義題材為主,尤其三英戰呂布為熱門的題材,場面熱鬧又能展現工匠技巧。斗栱部分的雕刻除了螭虎栱之外,更有飛天仙女的樣式,與佛寺本身相得益彰。
紫雲寺的交趾陶與剪黏亦有可觀之處,雖因為民國39年(公元1950年)後歷次整修的緣故,使得交趾陶已有不少經過替換,不過卻可從此看出交趾陶的演變發展,寺中早期的交趾陶以忠孝節義為題材,經過香火薰陶已成焦黑或風化狀態。近代整修的交趾陶則色彩鮮艷,題材有三英戰呂布與趙子龍單騎救主,人物帶騎且戰爭的場面,顯得熱鬧且華麗,人物更顯立體,是近代交趾陶的佳作。屋頂上中脊以雙鳳拱財子壽三仙,底下則有八仙賀壽與虎、豹、麒麟、象、獅等代表吉祥的神獸。屋頂牌頭上的創作則是封神演義的題材,以人物征戰對打為題材,雖遭風雨侵蝕,但仍可看出其剪黏的工藝水準。
紫雲寺的交趾陶亦有可觀之處,雖因歷次整修的緣故使得交趾陶已被替換不少,不過卻可從顏色差異看出交趾陶的演變發展。
木雕主要呈現在山門與正殿之處,搭配大木主結構呈現,員光的木雕相當精巧。
三川殿為紫雲寺的門面,正門對聯由白聖法師所撰寫,金底黑字十分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