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仙洞巖

仙洞巖
*
現基隆港口西北側山巖,山巖為直接臨海,經海水經年累月侵蝕,逐漸形成1個深約80公尺的洞穴,此洞穴正是今天的「仙洞」。
資產類別: 文化景觀-文化景觀-宗教景觀
所在地址: 基隆市中山區仁安街1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6年07月20日
創建/起源年代: 無公告資訊
攝影者: 邱俊銘、趙守彥
經 緯 度: 121.74825,25.14504
指定/登錄機關: 基隆市政府
公告文號: 基府文資壹字第0950084095A
資產保存者: 文化景觀-宗教景觀

指定/登錄理由

依「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訂定之準則,為第1項表現人類與自然互動具有文化意義。

發展源流

現基隆港口西北側山巖,在歷經基隆港於日治時期興築、與海岸地貌變遷之前,山巖為直接臨海,經海水經年累月侵蝕,逐漸形成1個深約80公尺的洞穴,此洞穴正是今天的「仙洞」,而「巖」字意義其一說明洞穴所在山巖,其一則出於臺灣「巖仔信仰」,意即臺灣民間佛、道共存的信仰型態。

臺灣詩人林朝崧(1875-1915),曾作詩闡述仙洞巖見聞:「打槳來遊小洞天,洞深不見古時仙。燃燈曲覓巖間路,拂袖涼沾石罅泉。蝙蝠群飛爭此穴,鳳鸞重到定何年。料知上界真人府,舊隱難忘碧海邊。」,詩句點出「仙洞巖」名稱始於古代仙人在此洞修煉得道的傳說,更敘述其清涼、潮濕的天然海蝕洞穴特性。

仙洞巖自清同治11年(公元1872年)開始供奉佛祖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另稱「代明宮」。在日明治39年(公元1906年)將佛祖遷出,以日本七福神中的弁財天神(另書為辯才天神,為日本七福神中唯一的女神,象徵口才、音樂與財富的女神)取代,稱為「最勝寺」。隨著日治時期結束,釋迦牟尼佛等神明重新在此受供奉,然而寺內仍將弁財天神的祭祀保存迄今。而今日「仙洞巖佛寺」的眾多佛像中,有2座石觀音,為大正10年(公元1921年)由日本渡海來臺的33尊觀音像其中之二,分別為第9番的不空羂索観世音菩薩與第10番之千手觀音。

仙洞內部通道中題刻遍布,除清代官員和文人的手筆,例如臺灣府南路撫民理番同知梁純夫(生卒年不詳)以行書題的「仙洞」,分巡臺澎督學使者夏獻倫(生卒年不詳)以草書題上「海外洞天」,清末巡撫唐景崧(1841-1903)題有「碑文」,還有清光緒4年(公元1878年)征討東部加禮宛番社的紀念文等。洞穴內部亦不乏日治時期、甚至今日遊客刻字、塗鴉等。

今日仙洞巖有「小敦煌」之別稱,主因岩壁上刻有「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石雕佛像,此石雕由來則為民國60年代(公元1970年代)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1958-)的作品。

綜合前文所述,仙洞巖內部所具佛像、刻字、雕刻,都在在反映其所經歷的歷史發展。仙洞巖所在區域由於地質脆弱,已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劃入「崩塌地特定水土保持區」,屬「第1級環境敏感地區」,明令禁止土地開發,相信將成為維護本文化資產的重要保障。

主要特色

仙洞巖岩洞內部,略分為右洞、左洞。右方洞穴較為寬敞,為主洞,內建有2層樓,2樓為寮房,1樓以進入岩洞的路線觀之,依序為入口處-下座蓮臺彌勒佛、圓通寶殿-中座蓮臺觀世音菩薩、大雄寶殿-上座蓮臺三寶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佛)。

而從中座圓通寶殿進入到最內大雄寶殿,通道之岩壁為砂岩材質,其上雕飾著包含普賢、文殊、地藏王菩薩及觀世音4大菩薩,為民國60年代(公元1970年代)基隆市石雕家李榮坤費時3年之作。

大雄寶殿旁有3座「廟中廟」石造神龕分別為地藏殿、硿硐宮與註生娘娘,其中硿硐宮旁的兩座石觀音,為日治時期由日本渡海來臺的33尊觀音像其中之二,分別為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與第10番之千手觀音。此2尊觀音,原本是在仙洞巖外的入口處的石座上,因擔心佛像遭盜,故移入洞內供奉。

中座圓通寶殿左方,即可見到左洞之入口處,左洞別名「一線天」,象徵其洞口狹小通道,左洞內部空間幽秘,最多容納10人,洞內祭祀日本七福神中的弁財天神,為日治時期仙洞主祀之神。

仙洞巖岩壁構造,仍留有海浪日夜沖刷的線條痕跡,在這千萬年前海蝕而成的洞穴,佛教、道教、日本信仰的神明共同受到供奉與朝拜,除了具體而微地呈現臺灣歷史的淵流,更是臺灣「民間佛教」的典型,此類型佛教,在臺灣多被稱為「巖仔信仰」,特徵正是寺廟名稱末字為「巖」,富含臺灣宗教社會地域化、社區化、世俗化、以及包容兼蓄的文化特質。

整體而言,仙洞巖為少見兼具人文背景的特殊地理景觀,不僅可觀察自然環境演替、更能探索人在不同年代背景,對其產生的想像與運用方式,為研究人地互動詮釋的重要資產。

另值得一提,現今仙洞巖周邊,有1較小海蝕洞「佛手洞」,其洞窟石壁上方,有天然風化形成像是人5指的節理,唯妙唯肖有如佛手印,故而得名,因其特殊地貌,以及據傳此洞曾作為二戰期間防空洞,近年亦常被納入仙洞巖人文景觀區。
仙洞巖略分為右洞、左洞,右方洞穴為主洞,內建有2層樓,圖為為入口處的下座蓮臺彌勒佛。
仙洞巖略分為右洞、左洞,右方洞穴為主洞,內建有2層樓,圖為為入口處的下座蓮臺彌勒佛。
今日仙洞巖有「小敦煌」之別稱,主因岩壁上刻有「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石雕佛像。
今日仙洞巖有「小敦煌」之別稱,主因岩壁上刻有「十八羅漢、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石雕佛像。
仙洞巖岩壁構造,仍留有海浪日夜沖刷的線條痕跡,在這千萬年前海蝕而成的洞穴,佛教、道教、日本信仰的神明共同受到供奉與朝拜。
仙洞巖岩壁構造,仍留有海浪日夜沖刷的線條痕跡,在這千萬年前海蝕而成的洞穴,佛教、道教、日本信仰的神明共同受到供奉與朝拜。

文獻資料

  • 1.林朝崧。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基隆仙洞》。
  • 2.佛教名剎編印委員會(1974),朱蔣元主編。《臺灣佛教名剎》。
  • 3.日華佛教文化交流協會(1989)。《臺灣開教の步み》。
  • 4.林美容(1996)。臺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的「巖仔」與觀音信仰》。
  • 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公告之特定水土保持區一覽表。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