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及裝飾精美,具建築史上特殊及稀少性保存價值,惜字文化富於歷史文化意義。
敬聖亭又叫做聖蹟亭,俗稱惜字亭、敬字亭、惜字爐、字紙亭,是昔日文人焚化寫有文字之紙張的地方,彰顯著敬重文字、珍惜紙張的儒家思想,也蘊含對於倉頡造字和蔡倫造紙的崇敬。在讀書人最重視的文昌宮前常建有惜字亭,並由社會仕紳賢達籌組惜字會,由會員輪流主事,稱為爐主。會員則捐錢僱人四處搜尋被遺棄的字紙,洗淨曬乾後再集中火化,並對字紙灰「聖蹟」加以薰香及妥善包裹後供於倉頡牌位前。
清代由於官方對敬惜字紙的重視,民間惜字惜紙亦蔚為風氣。臺灣的敬聖亭起源於何時,無從查考,但相關文獻中已記載有清雍正年間拔貢生施世榜(1671-1743)曾建敬聖樓於臺灣府城大南門外,並捐粟僱僧以拾字紙。清時全臺各地普遍建有許多的敬聖亭、聖蹟亭,民間甚至有亂踩字紙會眼瞎、妥善撿拾收藏字紙則可以累積功德等傳說。然而,自光緒乙未割臺後,敬聖亭等建物多被廢棄,或改建成寺廟的金紙亭,由民間集資重建並保存至今的,寥寥可數。
根據光緒20年(公元1894年)倪贊元(生卒年不詳)《臺灣省雲林縣采訪冊》記載,清代竹山地區因科舉人物(如社寮人張煥文即有廩生身份)輩出,加上地方墾戶對教育的提倡和資源投入,文教活動非常活躍;不僅文社、詩社興盛(如郁郁社、謙謙社等),也建有不少文祠、書院、聖蹟亭等文教設施。在其記載中,沙連堡地區的聖蹟亭就有林圯埔福德廟前(由郁郁社成員捐建)、天后宮廟壁、東埔蚋延平郡王廟右畔(也是由郁郁社成員捐建)、大坪頂新寮街(由彬彬社成員捐建)、和社寮街共5座;其中所說的社寮街聖蹟亭,正是現在所稱的竹山社寮敬聖亭。
竹山社寮敬聖亭,座落於社寮開漳聖王廟「武德宮」(創建於清乾隆26年,舊稱聖王廟,地方生員曾在廟中左側廂房設立學堂)左側金亭的後方,建於清咸豐11年(公元1861年);最初是由社寮鄉紳陳凌雲(生卒年不詳)捐錢倡建,依據亭上由郡庠生游鳳鳴撰勒之碑記所記載,當時的出資贊助者還有內閣中書林鳳池(1819-1866)、許多位的監生及武生、和地方人士;清光緒5年(公元1879年),童生陳大成(生卒年不詳)等人捐資重修。
在新寮聖蹟亭遭車撞毀後,竹山社寮敬聖亭成為南投縣全境唯一僅存的清代建造之敬聖亭,但民國88年(公元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敬聖亭也在震災中支解毀壞,直到民國90年(公元2001年)才依原貌在現址重建完成。
竹山社寮敬聖亭是1座戶外的亭宇式建築,座北朝南,以當地產的砂岩雕鑿砌造而成。亭分2級,由2層方形實體與屋簷構成,總高235公分。最上層為石砌翹脊廡殿屋頂,呈現出簡易的歇山形式;正、背兩側雕如筒瓦屋面,左、右側則刻如板瓦屋面;第2層亦為廡殿屋頂,但4面全雕成板瓦屋面。敬聖亭的立面分為兩段處理,下層正面開圓拱形門洞,上方扇形橫額題有「敬聖亭」3字,門洞兩邊有聯鐫「有能付丙者,便是識丁人」;左、右、背側為石板構成的牆面,各面上方都鑿有扇形窗洞以供通風及排煙;亭身左側刻有臺灣府學庠生(秀才的別稱)游鳳鳴撰勒之碑記,右側則刻有捐建名錄,但部分內容早已風化不清。
社寮敬聖亭因為岩石打造、而非磚造,故無彩繪、剪黏等裝飾,僅在四周表面刻有浮雕。上層4面浮雕皆採「壓地隱起」的石雕技法,並以吉祥圖像為主題,包括有:分別代表「福、祿、壽」的葫蘆、花鹿、及白鶴,和寓意「節節高升、正直貞節」的竹,下層背立面以「剔地起突」技法雕刻麒麟。
舊時寫有文字的字紙,不可以隨意丟棄,必須統一集中至敬聖亭焚燒,所留下灰燼稱為字灰,字灰是不能隨意傾倒的。因此依循古禮必須舉行「送字灰」儀式(或稱「送聖蹟」),也就是在倉頡聖誕或文昌帝君聖誕時,由鄉紳、士人與學子取出累積1年的紙灰送往海邊(或溪邊)撒放一空。送紙灰的時間各地不同,有每年1次,也有卜吉擇日,或固定數年、甚至是12年舉行1次。只可惜隨著科舉考試制度廢除、時代變遷,習字的風俗漸漸不被重視,目前已無法考據社寮地區過去是否有固定舉行「送字灰」儀式、或是何時停止集中焚燒字紙的行為,僅知現今已不再依循此古禮。但敬聖亭就像1座具體而微的文化遺跡,雖然今日功能不再,但敬惜字紙、尊重知識的文化意涵相當深刻,也為早年社寮地區的開拓發展與鼎盛文風留下見證。
此面上層浮雕裝飾主題為「博古圖」,下層背立面以「剔地起突」技法雕刻麒麟。
最上層為石砌翹脊廡殿屋頂,呈現出簡易的歇山形式。此面裝飾主題為「一品高升」。
竹山社寮敬聖亭以當地產的砂岩雕鑿砌造而成。亭分兩級,由兩層方形實體與屋簷構成,總高235公分;此面上層浮雕裝飾主題為「逐祿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