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嗇宮為臺北盆地淡水河左岸三重區二重埔最古老的廟宇,今日廟宇名稱「先嗇宮」為日治時期所立,前稱「五穀先帝廟」,又稱「五穀王廟」、「五谷王廟」。雖定名已久,當地民眾亦常沿用舊稱,如今日鄰近一帶的公車站牌仍曰「五穀王廟」,其實所指同為先嗇宮。
三重地區產業結構以工商製造業為主,然回顧其開發歷程,新店溪與大漢溪在二重埔合流成為淡水河,豐沛水源及沃土,使三重地區自雍正、乾隆年間,陸續開墾良田,北望蘆洲,西眺丹鳳。農業的發展也反映在此地崇信神農大帝的宗教信仰。
而先嗇宮之「先嗇」2字,即指「神農大帝」。典故為中國古代祭祀八位農業神祇-「八蜡神(「蜡」音同「炸」)」,八蜡神依序為先嗇、司嗇、農、郵表畷、貓虎、坊、水庸、昆蟲等8種農業神,而其中以「先嗇」為首,而農業神之首即是神農。廟中同時祀奉眾多的道教與佛教的神祇,配祀有觀世音普薩、天上聖母、太上老君、文昌帝君、註生娘娘、伏羲聖帝、延平郡王、九天玄女、保生大帝、土地公等。
先嗇宮(時稱「五穀先帝廟」)創建於清朝乾隆20年(公元1755年)。當時廟宇位於淡水河上游、新莊的頭前庄,由於開墾基本沿淡水河上游至下游順序,故上游稱「頭前」,順流而下為古稱「二重埔」和「三重埔」地區。廟宇一度遷移到三崁店(近新莊交界淡水河邊,約金陵女中後方),後因上游泥沙堆積頻遭水患,故再度搬遷到下游現址,由於廟宇關係,當時所在聚落便稱為「五穀王村」,,今日所在路名亦稱「五谷王北街」。廟宇最初建築為茅草屋頂的樸素單座小廟,道光30年(公元1850年)由地方仕紳林茂盛(生卒年不詳)倡議重建,廟宇增建為前、後殿規模。而今日古蹟樣貌,則是日治時期大正14年(公元1925年),由林清敦(1875-1953)召集所建,林清敦曾任臺北廳新莊支廳二重埔區長,在當地深具影響力,其邀集仕紳李種玉(1856-1942)、李聲元(1860-?)、黃論語(生卒年不詳)、蔡雍(1910-2002)、鄭根木(生卒年不詳)等人集資重建。現今先嗇宮內仍留有林茂盛的書法楹聯作品。時至民國65年(公元1976年)先嗇宮擴建後殿,於民國71年(公元1982年)建設完工。
先嗇宮的構造由前殿、正殿、後殿、東西護室為組成,此古蹟建築的特色是仍將日治大正14年(公元1925年)改建時的「對場作」之原貌。(「對場作」是指將1座建築區分為前後或左右兩邊邀請2組木匠師傅各自在不公開下設計施作,相互競技,不同流派的匠師施作兩邊而風格截然不同,呈現了2組人馬各自承襲傳統工藝技術,以及各種象徵吉祥祈福的裝飾題材。)
建築內部之特徵,三川殿前步口棟架為一通一獅座,吳海桐(1867-1938)率王款(生卒年不詳)製作龍邊,檐下為十字形看架斗栱,檐口吊筒垂花為鏤空雕,較細緻華麗,螭虎栱則頭嘴收較深,身體較平順。陳應彬(1864-1944)率黃龜理(1903-1995)製作虎邊,屋檐下為單一斗栱,其吊筒垂花為實心雕,螭虎栱角有仰角、貼首,身體喜作轉折,像S形。前步口龍堵附壁架上置獅座,虎堵則為夾筒,棟架上獅座龍邊杏眼、昂首、側腿、左掛彩、球尾部有少獅3隻,虎邊姿態雷同,但右掛彩球露出尾端獅毛並置人物2尊。其他如雀替、員光、斗栱、螭虎栱均有所差異。因此左青龍是臺灣師傅的漳州風格,華麗而繁複的裝飾不失莊嚴,右白虎是唐山師傅的泉州風格,簡單而樸實。「對場作」除了有不同流派或匠師們的技藝較勁,也富有技藝傳承的意涵。
目前建築外觀仍維持道光30年(公元1850年)重建後之樣態,斗栱均為木雕,所有龍柱牆堵均是觀音山石之石雕,正殿尚保留有數塊清道光年間的匾額,以及咸豐元年之木對聯,還有奉祀文昌帝君之護龍,尚有陳維英(1811-1869)之對聯。此外,先嗇宮沿革誌乃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公元1912年-1926年)新莊文人杜清傑(生卒年不詳)手書,而200週年時修建宮廟,紀念碑記由當代十大書法家曹容(1895-1993)親撰,同樣彌足珍貴。
三重先嗇宮外矗立1棵高12公尺、重達12噸的古老巨大樹木,表層些微炭化,但樹幹與根部保留完整,原為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於先嗇宮廟址附近工地所發掘,現此闊葉林碳化木已由該工地建商贈予先嗇宮。此木為5,000年前臺北古森林的遺跡,是臺北盆地由鹹水湖、森林、桑田變成今天高樓林立的重要歷史證物。
每年農曆4月26日的「神農大帝聖誕日」,先嗇宮舉辦為期1周的隆重而熱鬧的宗教慶典活動,昔稱為「三重埔大拜拜」,今稱「神農文化祭」。民俗祈福活動有神將遶境踩街、陣頭遊行隊伍、信眾鑽轎等,在廟埕的祝壽三獻禮祭典之展演有六佾舞、國樂、歌仔戲、舞蹈團等,還有邀請各路神明為神農大帝祝壽之「天子祀酒御宴」辦桌。另外有健康路跑、考生祈福包粽、中草藥暨藥用植物展、傳統民俗美食街、藥膳品嘗等提供信眾與居民可以參與的活動。
時至今日,每年祭典陣頭遊行,仍由三重區東西南北中5區輪值擔綱,邀集社區各方社團配合舉辦相關活動,先嗇宮作為當地信仰中心的角色歷久彌新。
陳應彬(1864-1944)率黃龜理(1903-1995)製作虎邊,屋檐下為單一1斗栱,其吊筒垂花為實心雕,螭虎栱角有仰角、貼首,身體喜作轉折,像S形。
先嗇宮亦是臺灣傳統建築工法「對場作」的經典呈現-「對場作」是指將1座建築區分為前後或左右兩邊邀請兩組木匠師傅各自在不公開下設計施作。
先嗇宮目前建築外觀仍維持道光30年(公元1850年)重建後之樣態,斗栱均為木雕,所有龍柱牆堵均是觀音山石之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