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

擁有臺灣東北角最壯麗山海景觀的宗教道場
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
*
地 址: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里香蘭街7-1號
經 緯 度: 121.97289,25.01765
景觀收費: 免費
開放日期:
星期二~日(星期一為「僧眾閉關日」不對外開放)
開放時間:
上午8時至下午6時
主辦單位: 靈鷲山佛教教團
單位網址: 連結
E-mail: webadmin@ljm.org.tw
諮詢專線: (02)8231-5789

景觀價值

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是臺灣提倡「人生佛教」或「人間佛教」的代表性道場,是傳統佛教在臺灣的現代化轉型案例之一,被視為北臺灣福隆一帶的心靈地標,並對臺灣社會具有顯著的影響力。其建築物除了順應東北角多岩的地質與地貌,呈現樸實簡單的樣式外,也融合了中國、古印度、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的宗教建築特色,展現了此一佛教道場的傳承與宗風。

歷史沿革

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位於臺灣東北角風景區,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公元1948-)於民國73年(公元1984年)創立,由於山上隨處可見巨石如鷲首,遂以靈鷲山稱之。民國79年(公元1990年),聖山寺落成,民國80年(公元1991年),連接無生道場與濱海公路上山道路的「成佛大道」完工,於民國90年(公元2001)在新北市永和區再創立臺灣第一座世界宗教博物館。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地形居高臨下,眺望太平洋海岸風景秀麗,因道場面向海洋終日梵音不斷,故取名為「無生道場」,即佛教經典中「不生不滅」之意。道場內共有無生、觀音、普賢、地藏等四大名山道場,以石材為主的建築群,外觀融合古印度、南傳、藏傳等各地佛教的建築元素,有別於臺灣一般佛教寺院風格。

特色導覽

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平面圖標示出【百景名稱】各導覽項目,導覽項目有6項,詳細內容請見下方
1天眼門

位於入口道場的天眼門,「天眼」象徵「虛空之眼,澈見諸法空性」,也有諸佛菩薩慈眼視眾生、守護眾生之意。天眼門眼睛造型,表現藏傳佛教藝術色彩,門柱上的石刻,則為世界各大宗教的古老修行圖騰,象徵著人類對於寬宏宇宙自然現象的多元探索與詮釋。

2鷲首石

鷹仔山(原名荖蘭山)有眾多如鳥喙的奇石,而開山聖殿前與祖師殿岩間,上舉突出一塊巨大石頭,狀如鷲首,向前俯瞰,如古印度靈鷲山上的鷲首石,於是,此道場被命名為靈鷲山。

3地藏道場大願舍利塔

地藏王菩薩道場大願舍利塔造型,仿自佛陀於鹿野苑(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以北約10公里處,為釋迦牟尼第一次教授佛法之地,是佛教在古印度的四大聖地之一)的舍利塔而建,舍利塔中有石柱環列《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是一棟古印度佛教風格建築。

4舍利塔林

一座座舍利塔 舍利塔是古印度佛弟子懷念佛陀萬德莊嚴而設置的,觀音道場四周有53座佛塔,一路延展向臺灣島的極東點三貂角。每一座塔內,都有佛像、舍利、經典、袈裟等象徵著佛法僧三寶的聖物,帶有護持祝福的意味。

5觀音道場

青銅鑄造、黑面金身的「多羅觀音」聖像 無生道場內的觀音道場,豎立一座青銅鑄造、黑面金身、高12公尺的「多羅觀音」聖像,梵音的「多羅」是離塵垢之意,基座三面環列《圓覺經》十二菩薩聖像與偈語,並有觀音心咒轉經輪,是信眾最喜歡繞佛轉經的地方。

6富貴金佛

臺灣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華藏海供奉的富貴金佛 靈鷲山得知泰國僧王寺有意鑄造富貴金佛,而發起「富貴金佛」鎔鑄串連兩地勝會,由泰國國家藝術廳鎔鑄兩尊金佛,一尊致贈泰國僧王,另一尊則於民國97年(2008年)恭迎回臺灣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華藏海供奉。

溫馨叮嚀

福隆靈鷲山無生道場的開山聖殿、觀海臺、祖師殿為結界區不開放參觀,朝山服裝輕便寬鬆為主,並攜帶外套,團體朝山時,朝山者應保持適當距離,拜下及起身動作須聽地鐘或引磬引導。拜下時,勿以膝蓋先著地,以免受傷。朝山的整個儀軌,於總迴向(將功德送給其他人)後才算圓滿,請勿中途放棄。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