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收契子錢、送頭與掛水牌、送佛帖等,直到熱烈盛大的迎城隍繞境,所有祭典環節皆立基於轄境居民的生活之上,祭典內涵充分顯現金門民眾的生活文化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1目:「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2.迎城隍的繞境隊伍組成,皆為地方居民自發性籌組傳習而成,例如輦轎、藝閣、人力蜈蚣座、打花草、神將等,展現在地閩南文化之藝能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2目:「人民歲時重要風俗、信仰、節慶等儀式,顯示藝能特色者」之指定基準。
3.從繞境陣頭的排練組成、沿途香案迎接參與,以及眾多隨香隊伍,顯現地方傳統文化特色及居民向心力。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3條第2款第3目:「民俗藝能之發生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者」之指定基準。
依據明代對金門的設治,以及官方對城隍祀典的規定,凡有地方官署所在之地,必設有城隍廟。位在金門城、被視為金門第1座城隍廟的古地城隍廟,相傳創建年代正是14世紀末、明代洪武年間。
清代時期歷經南明魯王佔領、康熙遷界荒廢、鄭成功佔領、清軍再次攻佔並復界,金門在17世紀晚期被劃歸為福建省思明縣。清康熙19年(公元1680年),金門總兵鎮臺陳龍(生卒年不詳)將總兵衙門從金門城(舊金城)移駐遷往後浦(稱為「遷邑、遷治」),原先位於金門城的古地城隍廟也分靈至後浦奉祀。一般認為農曆4月12日是陳龍從金門城遷署移駐後浦的日子,後浦浯島城隍廟便以此日為廟慶,或稱為「遷治紀念日」。這1天不僅是清政府在後浦設官治守的開端,也開啟後浦地區社會文化的蓬勃發展。
遷治後浦時的城隍廟建造時間、規劃並無記載。清嘉慶16年(公元1811年),閩西都閫署金左府代金門陣中軍左營遊擊文應舉捐銀倡議重建城隍廟。嘉慶18年(公元1813年)廟宇完工落成於「木驢仔頂」(今城隍廟址),建築形制仿知縣府衙的官署建築。後經多次整修,民國82年(公元1993年)拆毀原廟,重建為今日雙簷飛脊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配置有前殿、拜殿、後殿、及東西兩廊,匾額題為「浯島城隍」。
每年農曆4月12日是金門後浦浯島城隍廟的遷治慶典,也是城隍爺「出巡」繞境巡安的大日子。自3月下旬開始,就會有許多民眾陸續前往城隍廟還願答謝城隍爺的庇佑,或找傀儡戲班表演、酬神。由於後浦迎城隍祭典活動及繞境陣頭隊伍都十分浩大,每年慶典事務由後浦城區東、西、南、北4個門里輪流負責,稱為「四境」,每個境各有其主廟、供奉「境主」。該年輪值的門里稱為「值頭」。境主廟和各家戶對迎城隍慶典所分擔的責任比其他門境更為重大。
依據傳統後浦浯島城隍廟的迎城隍活動,除了每年舉行「小迎」,城隍爺的神輦遶巡後浦四境之外,每隔3至5年、適逢閏年時,則舉行「大迎」,遶行範圍擴大至後埔周圍「前面」和「過西」各13個村落,涵蓋今日金城鎮的大部分地區及金寧鄉的少部分村里。
自民國以來,城隍爺繞境年年舉行,日治時期也維持著每年小迎活動的舉辦。只有在民國38年至40年(公元1949-1951年)間,因戰時民生困頓而停辦;但民國41年(公元1952年)起又恢復每年舉行小迎的習俗,但未再舉行過大迎。後浦浯島城隍廟每年1次的「金門迎城隍」已傳承300多年,金門本地及旅居外地的遊子都會返鄉熱情參與。在金門縣政府、金城鎮公所、浯島城隍廟管理委員會通力合作下,近年又加入全臺各地數十尊城隍爺轎隊共同參與繞境,活動規模更為盛大。金門迎城隍活動不再只是地域性宗教活動,更結合文化創意、逐漸轉型為宗教文化觀光季活動,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的百節千人蜈蚣座還成功創下金氏世界紀錄。民國102年(公元2013年),由文化部依據文資法指定,「金門迎城隍」成為離島地區第1個獲得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的無形文化資產。
金門後埔浯島城隍廟的「迎城隍」活動,保存傳統祭儀、陣頭文化和祀神儀式,繞境陣頭和隊伍都是由在地居民自發籌組、傳承至今。不只祭典科儀必須按照傳統舉行、巡境路線必依「香路」行進,就連繞境的隊伍和陣頭也必須按照古禮組成。
繞境時的隊伍可以區分為城隍爺的專屬陣頭和隊伍,另一隊伍則由四境各廟宇所動員的旗、鼓、輦、陣頭所構成。前者由城隍爺的僚屬一字排開,引領香陣隊伍繞行香路,此外還有彩帶、旗幟、大鑼、托燈、馬上吹、南管、香燈、香擔、十音、鑼鼓陣、笛鼓隊、小獅隊、舞龍隊,和前來作客的開浯恩主公、關帝爺、蘇府四千歲神轎伴行。當年輪值門境爐主敬獻給城隍爺的藝閣隊伍「城隍粉閣」尾隨,而隨香信眾則手持馨香跟著城隍爺神駕虔誠行進。
各門境遊行隊伍以「境旗」為前哨,標示出里別與主奉神明。東門境的境主廟是代天府(也稱王爺宮),境主為池府王爺。城隍爺繞境巡安時,東門里民一定會請出池王爺和溫王爺共同參與。陣頭則是以民間認為具有驅逐邪魔、袪災招祥功能的「蜈蚣座」為神輦、神轎開道。
每年農曆自3月下旬開始,陸續就會有許多民眾前往城隍廟還願答謝城隍爺的庇佑,或找傀儡戲班來表演謝神。慶典的序幕則是從農曆3月26日「收契子錢」開始,即告正式展開,直到農曆4月14日各境神尊返回各自公廟,才算圓滿結束。整個城隍祭典可分為:
一、 農曆3月26日:收契子錢
二、 農曆4月1日:掛水牌、送佛帖、送頭
三、 農曆4月9日:請佛
四、 農曆4月9-11日:打鑼鼓
五、 農曆4月12日:迎城隍
六、 農曆4月14日:各路神明歸返
從每年農曆3月26日到4月13日,家裡有小孩要讓神明收為契子、以保平安長大的信眾,會在這段期間到城隍廟上香稟報,並繳交1年的城隍爺契子錢,作為廟會祭祀的花費之用。
農曆4月1日當天,廟方會在廟前掛出紅底墨書的水牌公告,條列出農曆4月12日「出巡」時需進行的各項工作,稱為「掛水牌」;而「送佛帖」則是由該年的輪值境主將「佛帖」送到後浦城內各廟宇和豐蓮山牧馬侯祠(主神為開吳恩主公陳淵),邀請眾神明前來參與迎城隍慶典。到了農曆4月9日,該年的輪值境主就會帶領鑼鼓陣等請神隊伍,到後浦城內各廟宇及牧馬侯祠,迎請開浯恩主公及各神明駕臨城隍廟,稱作「請佛」。
城隍出巡前,會從4月9日到11日夜晚,舉行為期3天的鑼鼓排練活動,稱為「打鑼鼓」。在暗夜中,以火爐油鼎當前導,鑼鼓陣、將軍爺、和文武判在境內踩街探路並沿途吆喝,預告城隍爺即將要出巡,周遭孤魂野鬼要盡快閃避。
每年農曆4月12日「繞境巡安」,是迎城隍的重頭戲繞境,也是祭典的最高潮。擔任「值頭」的門境內,各家戶會在這天炊糕綁粽分送親友,而四境內各家戶也會在家屋門口舉行犒軍祭拜「拜門口」,並前往城隍廟「拜榜下」。就後埔城區整體而言,則以繞境巡安為主,依循繞境的路線(即「香路」)和順序行進。當天香陣隊伍在天亮之前集合完畢,待火炮3響,報馬仔「頭報、二報、三報」依序出發報訊並返回後正式開拔。農曆4月12日的夜晚,輪值里境內的各家戶會準備豐盛的晚餐招待遠來參與的親友。習俗演變至今,四境居民當晚皆會備有流水席款待與會各地民眾。
隔日,各廟宇神尊及開浯恩主公仍在浯島城隍廟停留1天,傾聽民間疾苦、共享人間煙火。待農曆4月14日,輪值境主護送各路神明歸返宮廟後,城隍祭典至此才算圓滿結束。
北門境隊伍最大的特色是搖天晃地的輦駕步法,可以分為「原地搖擺」、「行進間搖擺」、「旋轉式搖擺」及「狂顛搖擺」共4種。
城隍爺繞境巡安時,東門里民一定會請出池王爺和溫王爺共同參與,陣頭則是以圖中的「蜈蚣座」為前導,具有驅逐邪魔、袪災招祥的功能。
遊行陣頭及隊伍中,城隍爺「班役」是仿照古代官府編制的隨從人員,主要職責在押解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