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忠廟供奉的主神是唐朝安史之亂在睢陽之戰殉職的張巡(西元709-757年)與許遠(西元709-757年),因而以「雙忠」為廟名,或稱為元帥廟、睢陽廟,雙忠廟的歷史依據《諸羅縣志》的記載,創建年代為清朝康熙28年(西元1689年),歷史悠久而被譽為「諸羅山首廟」。
今日所見的廟貌是民國34年(西元1945年)由地方仕紳發起重建,主體建築格局為面寬三開間的單落建築,室內明間神龕內張巡與許遠神像併列,在廟中所有祀神之中,又以神馬最具傳奇色彩。該廟的建築特色主要表現在裝飾作法,步口的前檐柱是由匠師羅雹(生卒年不詳)以磨石子工法所作的龍柱,前步口的對看牆分別委由林添木(西元1912-1987年)作交趾陶龍堵、陳專友(西元1912-1982年)作交趾陶虎堵。
雙忠廟又稱元帥廟、睢陽廟,供奉的是唐朝安史之亂在睢陽之戰殉職的張巡(西元709-757年)與許遠(西元709-757年),關於雙忠廟的發展源流,清代以前的歷史記載不全或佚失,因而清朝康熙56年(西元1717年)諸羅縣知縣周鍾瑄(生卒年不詳)編纂的《諸羅縣志》成為重要的依據,使得要了解雙忠廟必參考《諸羅縣志》。
《諸羅縣志》記載雙忠廟創建於清朝康熙28年(西元1689年),這一年是臺灣劃入清朝版圖的第六年,在嘉義市眾多廟宇之中,雙忠廟的創建年代久遠而被譽為「諸羅山首廟」,《諸羅縣志》同時也記載了雙忠廟在清朝康熙48年(西元1709年)由北路參將張國(生卒年不詳)、守備黃元驤(生卒年不詳)重建,這次重建增祀張巡夫人、雷萬春、南霽雲、神馬。
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明治42年(西元1909年)雙忠廟被充作為日本佛教宗派曹洞宗的布教所長達15年,後來經信徒訴訟才得以將廟產討回,昭和年間受到戰爭影響,臺灣總督府進行寺廟整理運動,整併拆除臺灣舊有民間信仰的寺廟,並將沒入神像集中焚毀,昭和14年(西元1939年)雙忠廟的神像被迫請入嘉義城隍廟內,直到民國34年(西元1945年)終戰後,地方仕紳黃文陶醫生(西元1893-1970年)等人發起重建雙忠廟,重建工程於民國38年(西元1949年)竣工,民國47年(西元1958年)繪製彩繪,民國56年(西元1967年)增建拜亭,民國67年(西元1978年)再次重修。
現今所見的雙忠廟為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所建,主體建築格局為面寬三開間的單落建築,建築構造在次間為穿斗式,明間為疊斗式,主體建築立面採用板門與隔扇的組合,前步口以一通疊獅座連接前檐柱,穿過前檐柱出挑承接前檐梁。
雙忠廟的前檐柱為該廟的一大特色,是由匠師羅雹以磨石子工法所作的龍柱,柱身以銅線盤繞外框,框內填入鮮豔加入色料的砂石,圖案包含蟠龍、八仙、鯉魚、雲、海等圖樣,作工細緻且紋飾華麗。前步口的對看牆分別委由不同匠師施作交趾陶龍虎堵,左側龍堵為林添木所作、右側虎堵為陳專友所作。
正殿明間於後二柱之間設置隔扇,作為神龕安奉神像,神龕內的牆面彩繪團龍,張巡、許遠的神像供奉於龕內,兩旁分別供奉張巡夫人封氏、許遠夫人李氏,龕前的供桌供奉數尊神像,其中裝龕的是鳴玉社的魁星神像,鳴玉社是當時嘉義的南管社團。
雙忠廟的祀神配置,在左次間供奉註生娘娘與婆姐,右次間供奉福德正神,供奉神像的臺座一旁供奉兩匹尺寸小尊的神馬。最為傳奇的是供奉在右側牆前的神馬,這匹神馬尺寸較大,為糊紙製作,1950年代時當地相傳神馬會跑出廟外到田地吃農作物,農民循著蹄印而找到廟內,為避免神馬再次跑出去,因而設置比神馬高的柵欄,將神馬圈欄內。神馬的傳奇故事,使得信徒不時準備蔬菜前來供奉。
供奉在右側牆前的糊紙神馬,傳說曾盜吃農作,因而設置柵欄將神馬圈圍住。
日治昭和7年(西元1932年)的神桌,歷經歲月洗禮更顯珍貴。
雙忠廟主祀張巡、許遠,兩尊神像併列供奉於神龕之中。
羅雹以磨石子工法所作的龍柱.展現匠師高超洗石子技法。
右側的虎堵為陳專友所作,前步口的對看牆分別委由不同匠師施作交趾陶,為雙忠廟特色。
左側的龍堵為林添木所作,前步口的對看牆分別委由不同匠師施作交趾陶,為雙忠廟特色。
雙忠廟所奉祀的虎爺,與諸多祀神共構成雙忠廟的祀神群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