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萬泉寺

萬泉寺
*
萬泉寺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帶鐘鼓樓之建築格局。
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寺廟
所在地址: 屏東縣萬丹鄉寶厝村中興路2 段435 號
公告日期: 公元2002年02月0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康熙年間
經 緯 度: 120.48531,22.58058
指定/登錄機關: 屏東縣
公告文號: 屏府文資字第0910000500 號
資產保存者: 萬丹鄉萬泉寺

指定/登錄理由

具有保存價值

主題導覽

萬泉寺主體建築屬於二落二廊帶鐘鼓樓之建築格局,前殿主祀玄天上帝,後殿主祀觀音佛祖,清代文獻記載前殿名為真武廟,後殿名為觀音宮或觀音寺。真武廟與觀音宮原是各自存在的寺廟,清嘉慶22年(西元1817年)地方仕紳倡議重修,兩廟合併後稱為萬泉寺。

今日所見的萬泉寺,其主體建築為戰後所建,前殿泥塑尺寸高大的玄天上帝與周公、桃花女、溫元帥、康元帥神像,萬泉寺供奉周公與桃花女在全臺祭祀玄天上帝廟中為罕見,是該廟特色。另一特色是該廟前殿的裝飾,民國45年(西元1956年)興建前殿時,在部口的左側對看牆上,以泥塑、剪黏施作西洋人物裝飾,身穿西服洋裝的人偶,裝飾題材特殊,為萬泉寺的另一特色。

發展源流

今日所指稱的「萬泉寺」是在清嘉慶22年(西元1817年),將原本主祀觀世音菩薩的觀音宮與主祀玄天上帝的真武廟,兩廟合併而成一座廟宇,在合併之前觀音宮與真武廟分別存在萬丹,合併成一座廟宇,改成前殿供奉玄天上帝、後殿奉祀觀世音菩薩。

關於觀音宮的歷史,依據《鳳山縣志》記載創建於清康熙57年(西元1718年)以前,清嘉慶22年(西元1817年)由地方人士倡捐重修,至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竣工,此次重修更改廟名為「萬泉寺」,並豎立「萬泉寺重修碑序」記載這段歷史,之後在清同治8年(西元1869年)與清光緒11年(西元1885年)分別有重修過。

關於真武廟的歷史,《六堆忠義文獻》收錄下淡水粵民的稟文,稟文記述粵民為因應朱一貴事件的發生,集合在真武廟誓師,由此可以得知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真武廟就已經存在。另外,從清乾隆39年(西元1774年)豎立的「新建上帝廟祠祀碑記」碑文記載,福州籍林啟燦(生卒年不詳)、南靖籍李水淑(生卒年不詳)、萬丹本地的李振利(生卒年不詳)將私產捐贈予上帝廟,由此證明清代上帝廟與萬泉寺是兩間各自擁有廟產的廟宇,雖然真武廟後來與萬泉寺合併,但廟產仍是分開登記,導致日治時期產權登記紛亂,廟產遭竊,日明治42年(西元1909年)廟宇建築受到颱風破壞卻無力整修,只好將廟內神像以抽鬮(鬮︰以抓取決勝負的器具,或是抽取以卜可否的紙條)之方式,分送萬丹五角頭供奉。

在民國44年(西元1955年),萬丹鄉民代表會有意將剩存的廟產充為萬丹初中校地,引起邱萬對(生卒年不詳)串聯村長反對,並在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圓融法師(李玉;西元1906-1969年)協助下,向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申請寺廟登記,並請屏東縣政府歸還廟產。邱萬對發起募款,萬泉寺在民國45年(西元1956年)先建築後殿,之後於民國49年(西元1960年)建築前殿,形成今日所見萬泉寺的主體建築。

主要特色

萬泉寺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帶鐘鼓樓之建築格局,二落即前殿與後殿,二廊即連接前殿與後殿的廊道,鐘鼓樓位於前殿旁,建築左右對稱。

建築結構牆體採鋼筋混凝土造,前殿面寬三開間,前殿前後用六柱,前面二柱構成步口,步口的檐口柱為一柱雙龍式龍柱,外檐裝修採用板門與隔扇的組合,腰板以下為磚砌檻牆,腰板以上裝設木雕檻窗,中門的門扇繪畫秦叔寶與尉遲恭,偏門各繪製一對文臣,文臣手持吉祥物,左廊牆於頭堵上方,用西洋男女人物偶裝飾。

前殿室內在明間裝設花罩做為神龕(龕︰供奉神像、佛像或祖先牌位的櫥櫃或石室),龕內主要供奉北極玄天上帝,鎮殿神像為採坐姿的泥塑製作,肌膚金色以顯示神格崇高,雙手還抱於腹前呈現「抱壽體」,光腳踏著龜蛇,玄天上帝神像兩旁分別為泥塑呈站姿的周公與桃花女,龕外分別為泥塑的站姿溫元帥與康元帥。

前殿屋頂採假四垂型式,所謂的假四垂是將「歇山式屋頂」跨在「硬山式屋頂」上的構造,屋面鋪設筒板瓦,屋脊為翹脊,屋脊布滿剪黏、淋搪,正脊上方的脊飾為立姿玄天上帝像,以主祀神玄天上帝為脊飾題材,而非廟宇常見的寶塔、龍珠或財子壽三仙。後殿屋頂則是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頂鋪設筒板瓦,正脊上方的脊飾為雙龍護塔。

後殿格局與前殿相似,皆為面寬三開間,前後用六柱,後二柱之間供奉神像,明間供奉觀世音菩薩與善財、龍女神像,左次間供奉地藏王菩薩、右次間供奉九天玄女,後殿兩側沿著牆面於臺座上水泥塑造假山,假山山洞內供奉木雕十八羅漢像。

萬泉寺保存清代文物分別有清乾隆39年(西元1774年)「新建上帝廟祠祀碑記」、清道光2年(西元1822年)「萬泉寺重修碑序」,以及放置於後殿神桌上的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石雕展耳馬槽方爐。「新建上帝廟祠祀碑記」記載萬泉寺廟業產權,「萬泉寺重修碑序」詳載清代重修捐題緣金,碑文於捐獻者名稱下方皆標示「觀」字,「觀」為「官」的同音字,而「官」字是對捐獻者所表示的尊敬稱呼。
照片為前殿一景,前殿即是清代文獻所記載的真武廟。
照片為前殿一景,前殿即是清代文獻所記載的真武廟。
臺北市長張豐緒(西元1928-2014年)所獻匾額,張豐緒出身萬丹,為屏東縣首位民選縣長張山鐘(西元1887-1965年)之子。
臺北市長張豐緒(西元1928-2014年)所獻匾額,張豐緒出身萬丹,為屏東縣首位民選縣長張山鐘(西元1887-1965年)之子。
萬泉寺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帶鐘鼓樓之建築格局,前殿與後殿之間以廊道連接。
萬泉寺主體建築的平面布局屬於二落二廊帶鐘鼓樓之建築格局,前殿與後殿之間以廊道連接。
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的石雕展耳馬槽方爐,見證清道光以後觀音宮改名為「萬泉寺」。
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的石雕展耳馬槽方爐,見證清道光以後觀音宮改名為「萬泉寺」。
後殿兩側沿著牆面於臺座上水泥塑造假山,假山山洞內供奉木雕十八羅漢像。
後殿兩側沿著牆面於臺座上水泥塑造假山,假山山洞內供奉木雕十八羅漢像。
後殿主祀觀音佛祖,即是清代觀音宮的主祀神。
後殿主祀觀音佛祖,即是清代觀音宮的主祀神。
前殿供奉玄天上帝、周公、桃花女、溫元帥、康元帥。
前殿供奉玄天上帝、周公、桃花女、溫元帥、康元帥。
前殿正脊上方的脊飾為立姿玄天上帝像,而非常見的三仙等題材,這種以主祀神作為脊飾主題的情形較為少見,其建築雕刻、彩繪、泥塑,多保留了洋人殖民時期的特色。
前殿正脊上方的脊飾為立姿玄天上帝像,而非常見的三仙等題材,這種以主祀神作為脊飾主題的情形較為少見,其建築雕刻、彩繪、泥塑,多保留了洋人殖民時期的特色。
前殿部口對看牆以洗石子施做龍虎堵
前殿部口對看牆以洗石子施做龍虎堵

文獻資料

  • 1.李文良(2012)。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2.林淑娟(2018)。屏東萬丹地區玄天上帝信仰文化與社區共同生活研究——以建隆宮和萬泉寺為例。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3.李丕煜主修(2005)。鳳山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4.邱維藩彙集,邱炳華抄錄(年代不詳)。六堆忠義文獻。手抄本。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