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天后宮在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創建,是六堆最早興建的媽祖廟,百年來在六堆的民間信仰中享有崇高地位。這座媽祖廟與區域發展有著緊密的關係,廟內保存的〈奉憲封禁古令埔碑〉是族群關係與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而清代每當六堆出兵皆是在六堆天后宮誓師,媽祖柔和且具母性特質的象徵,成為出征者與地方居民祈求生活安定的對象。
歷經清代幾次修建後,目前屬於兩落帶拜亭之建築格局,拜亭位於三川門與正殿之間,拜亭的兩側附有龍、虎天井,這種空間組構使廟內形成連貫性的空間,是臺灣南部廟宇常見的做法。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重修時,在左側增建廂房,使得廟宇與左鄰的昌黎祠相連,形成今日所見的廟貌。
六堆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六堆」之名源自清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朱一貴(西元1690-1722年)及杜君英(西元1667-1721年)民變,事件擴大擾及屏東一帶的客家聚落,地方人士組織義勇負責維護地方安寧,事件過後仍維持團練,演變成先鋒堆、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於是「六堆」成為客家族群、聚落之概念性統稱。六堆天后宮所在的內埔鄉屬於後堆的範圍。
清朝嘉慶年間,蔡牽(西元1761-1809年)騷擾臺灣南部,連帶的影響到六堆居民的生存安全,鍾麟江(西元1757-1829年)從廈門轉往湄州分靈媽祖香火來臺,經由六堆居民與各個嘗會(祖先的祭祀公業)、神明會共同捐款,在清嘉慶8年(西元1803年)興築天后宮,清嘉慶10年(西元1805年)廟宇落成,媽祖信仰在蔡牽之亂中成為穩定人心的力量,天后宮發展為六堆民眾集體信仰中心,因而廟名冠上「六堆」,而稱為「六堆天后宮」。
該廟自創建以來即在六堆享有崇高的信仰地位,歷次修建皆有六堆各聚落參與。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建築已呈現老舊傾圮狀。六堆各聚落遂推舉鍾桂齡(生卒年不詳)主持重建,工程於隔年10月開工,清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12月竣工,這次重修大致維持原有格局,未有太大改變。
日治大正2年(西元1913年)再次進行修建,這次重修在主體建築左側增建廂房,使得六堆天后宮與昌黎祠相連。日治末期受到宗教政策的影響,神像被迫遷出,直到戰後才迎回奉祀。
六堆天后宮的方位坐北朝南偏西,平面布局屬於兩落帶拜亭、廂房之建築格局,兩落即三川門與正殿,拜亭位於三川門與正殿之間,拜亭的兩側附有龍、虎天井,這種空間組構使兩建築之間藉由拜亭作聯繫,形成連貫性的空間,是臺灣南部廟宇常見的做法。
六堆天后宮的構造為擡樑式構造及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混合,三川門面寬三開間,前後用四柱,前檐口柱為石雕龍柱,外檐裝修落在前金柱邊,立面採用板門與隔扇的組合,入口作三門,中門繪龍,右門繪文官,左門繪武將,點金柱架內採二通二瓜疊斗式,屋頂採雙坡水硬山單檐翹脊式屋頂,屋脊為三川脊,屋面鋪設筒板瓦。
正殿做不裝設門扇之敞廳式,前後用4柱,檐口柱為石雕龍柱,中央點金柱棟架架內做法是通樑上用斗座草,上承方斗,斗上再接童柱,童柱承楹,這樣的做法近似潮汕地區的屋架做法,屋頂採雙坡水單檐翹脊式屋頂,屋面鋪設素燒筒板瓦,正殿的步口經由過水門可通往左廂房。
正殿的內檐裝修最主要是表現在供奉神像的神龕與牌樓看架,神龕位於後點金柱之間,神龕內供奉尺寸巨大的鎮殿天上聖母神像,正殿的次間作磚砌方臺,左次間供奉註生娘娘與婆姐,右次間供奉福德正神,左廂房供奉觀音佛祖。
六堆天后宮的歷史悠久,是六堆客家地區重要的信仰廟宇,百年來保存許多文物,這些留傳下來的珍貴文物,可以做為研究區域發展史最具體而重要的史料,尤其是鑲嵌在三川門的〈奉憲封禁古令埔碑〉。古令埔是指今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東北方,原是馬卡道族的土地。清嘉慶年間時漢人搶奪土地水源,嘉慶20年( 西元1815年)鳳山縣府立碑嚴禁漢人入墾。碑文具歷史意義,日本政府於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12月5日將石碑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列為國家級史蹟,名稱為「民蕃境界古令埔碑」。
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鳳山知縣吳性誠(生卒年不詳)所獻「河清海晏」匾
六堆天后宮的香爐置於墊爐石上方,這種做法保存客家古老風俗,在臺灣廟宇中較為少見。
三川門、拜亭、正殿的棟架雖是各自獨立的系統,但之間以劄牽梁相互連繫,使三川門、拜亭、正殿形成連貫性的空間。
鑲嵌在三川門的〈奉憲封禁古令埔碑〉,日治時期列為國家級史蹟,照片為石碑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