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主題導覽
竹山地區古名「沙連堡」、「水沙連」,位於竹山鎮鬧區內的連興宮在清咸豐年間重修後,以「水沙連興旺」之寓意更名之。至於興建年代則不只一種說法,但可確定連興宮於清乾隆年間已建立,是南投縣歷史最悠久之媽祖廟,亦是竹山、鹿谷地區民眾主要信仰中心。
宮內仍保有諸多古物,如清乾隆41年(西元1776年)所立的「福佈山海」古匾;乾隆43年(西元1778年)所立的「正堂馬示」石碑;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的「李振青諭示碑」等。廟內前殿還奉祀有福州匠師所雕刻之媽祖本尊與千里眼、順風耳神像,此外亦供有一尊社寮地區常駐連興宮、已有300多年歷史之軟身黑面媽祖,甚具特色。也正因與竹山地區之開發史與文化史息息相關,連興宮深具保存之價值。
發展源流
連興宮位在古名「沙連堡」、「水沙連」的竹山地區,原名為天上宮,在清咸豐年間歷經重修之後始以「水沙連興旺」之意更名之。
根據文獻記載,連興宮興建年代可能有二:一為《彰化縣志祀典志》中所述創立於清乾隆7年(西元1742年);二為《雲林縣采訪冊》所述建立於乾隆中葉。另傳乾隆21年(西元1756年)居民對香於北港朝天宮(或斗六受天宮)募捐創建。但不管哪種說法,皆可證明連興宮在乾隆期間已建立。
漳南移民於清代來到竹山地區,此地雖四面環山,但先民仍秉持平安渡海的感念精神侍奉媽祖,加上自古人們將船視為領航者、聚寶盆,連興宮就如同港口般的存在,能保財富滿門、平安滿家。
連興宮石壁外牆有著兩塊清代石碑,一為立於清乾隆43年(西元1778年)的「正堂馬示」石碑,描記乾隆27年(西元1762年)彰化知縣胡邦翰(西元1712-?年)勘察水沙連,諭告居民未報墾納賦者,應照繳年租約2,000文,配入連興宮香燈。以及立於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的「李振青諭示碑」中描述,當時清水溪、濁水溪未淤積,竹農會將山產之竹木綑綁成排,順水而下至北斗市場出售,此碑記載為解決押送竹排的「排夫」被勒索的糾紛,約定每排抽200文充為連興宮及元帥廟香燈,並規定雙方不可再無理滋事。兩塊石碑皆可佐證連興宮自清朝時期起就為竹山、鹿谷地區民眾主要的信仰中心。
連興宮自創建以來共經過5次主要修建,歷經清代、日治及戰後等時期,創建狀態雖不可考,但可研判清咸豐6年(西元1856年)的改建,受到地方頭人與匠師的影響,與原鄉相仿。日治時期因西化影響,在廟宇建築上產生融合現象,日治明治40年(西元1907年)的整修,在整體格局與大木架構上雖保持傳統,但於局部的柱頭、裝飾紋樣等部分適度轉化,也發展出新的時代風格。戰後亦多次整修,此時添加設立需多新設施。身為南投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連興宮不僅見證竹山、鹿谷地區開發史,也保留諸多廟宇建築及文物,具文化保存價值。
主要特色
連興宮為二進帶兩廊的街屋格局廟宇,受其腹地規模影響,第二進結合了正殿與拜殿的功能,形成雙連山牆的特殊形式。雖經多次修建,但牆壁仍為古老土角磚造,頗具特色,廟身則雕樑畫棟、琉璃瓦頂、燕尾飛龍,建物神像均被薰成漆黑,古色古香;後殿為三層鋼筋混凝土造建築,在構造部分均已改為現代材料。外觀已煥然一新,但若細觀結構格局,仍保有古樸、典雅、內斂且莊嚴的風貌,形成傳統與現代並構的情形。表現手法上亦維持一般廟宇風貌,木構架部分雖不若一般廟宇裝飾富麗堂皇,但受原鄉風格影響,仍表現出精緻細膩的技巧。
宮內保有多種古物,如神龕門首於清乾隆41年(西元1776年)所立的「德佈山海」古匾;石壁外牆邊乾隆43年(西元1778年)所立「正堂馬示」石碑;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的「李振青諭示碑」;宮門兩側石獅及其基座,和正門及其左右的門腳石、宮內圓柱柱礎,還有樑上飛獅座、斗拱、瓜桶等,為清嘉慶年間所設,皆為深具歷史意義之古物。
值得一提的還有媽祖左右協護千里眼與順風耳兩尊神像,為福州工匠傑出作品。廟內前殿奉祀媽祖本尊外,廟內黑面二媽祖更是奇特,是一尊有著300年歷史的神像。追溯當年,神像自原鄉攜臺不易,雕刻師採軟骨式工法,神像四肢關節部份以文武榫接合,可拆解分開後再組合,設計精巧。神像除四肢可活動外,腳纏裹腳布,三寸金蓮穿上繡花球、耳戴耳環,雖為木雕但肢體可活動屈折,為罕見的「軟身媽祖」,原為本鎮社寮地區武德宮的媽祖娘娘,日治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時因修廟暫駐連興宮,後媽祖聖示願常駐本宮,因此每年有社寮地區例行前來迎回軟身媽巡視的活動。此外連興宮還有另一特色,就是不但供有註生娘娘,還有12位助產士,一般稱為「十二婆姐」,神像各具姿態,各司其職,保祐婦女生產安全及嬰幼兒平安成長,極為特殊。
山門簷口左右列龍柱,龍柱有林鳳池(西元1819-1867年)舉人的記載
長生祿位,有清代李振青、胡邦翰兩位彰化知縣、歷任連興宮住持以及「竹山義勇保安隊」的羅記入先生。
前殿右壁外立於清道光4年(西元1824年)的李振青諭示碑
文獻資料
- 1.閻亞寧(2002)。南投縣縣定古蹟竹山連興宮修護調查研究。南投縣: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 2.竹山連興宮(2000)。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20000809000001。
- 3.竹山鎮公所觀光景點內容(2018)。摘自:http://www.chushang.gov.tw/editor_item/u_editor_v2.asp?id=%7B448e7dab-3818-4962-851b-d84936895e01%7D&editor_id=65&PageNo=1。
- 4.李豐旗(2009)。竹山連興宮。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摘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8069。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