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登錄理由
佳里震興宮內有嘉義匠師葉王(西元1826-1887年)的交趾陶作品,如「八仙過海」、「七杍過關」等精湛作品,乃鎮廟之寶,極具藝術價值。
震興宮左右兩側護龍以過水廊與中軸的正殿空間相連結,成為類似合院之格局,是清領時期臺灣中型寺廟之格局。拜亭與主殿間之「憨番扛大杉」木雕作品,與三川殿犀頭葉王交趾陶「憨番扛廟角」作品相輝映,極具特色。
奉祀清水祖師、文昌帝君、南鯤鯓代天府分靈「李府千歲」,三神共祀,極有文化特色。
主題導覽
佳里興原為濱海村落,本為西拉雅族平埔人居住地,明鄭時期屬於東都承天府天興縣的縣治。隨著先民來此開拓,時安溪人亦將「清水祖師」奉請隨行渡臺,暫供奉在公厝,供眾人朝夕膜拜。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居民集資將公厝改建廟宇,名為「清水宮」,並再移祀「雷府大將」、南鯤鯓代天府分靈的「李府千歲」入廟,三神共祀,極有文化特色,是為震興宮前身。
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清水宮因大地震而受到毀損,由耆老倡議後集資重修、擴建動工,並改名「震興宮」,此次擴建禮聘葉王前來主持水車堵的交趾陶裝修,使該工程保留葉王諸多的交趾陶作品,如「八仙過海」、「七賢過關」、「憨番扛廟角」等精湛作品,極具藝術價值。
發展源流
臺南市佳里區古名「蕭壠」,是平埔西拉雅族所居住地之一,震興宮所在地―佳里興,原是一個濱海村落,佳里興再依其原名三字,分為佳化、禮化、興化等三里,震興宮位於佳里興聚落中心,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明鄭時期,鎮兵林可棟(生卒年不詳)率領軍民於此屯墾,屬於東都承天府天興縣,在蕭壠與平埔族混居,開化日漸。清領初期諸羅縣署,北路參將營皆暫設在此,後才遷移諸羅山。隨著先民來此開拓,此時安溪人亦將「清水祖師」奉請隨行渡臺,暫供奉在公厝,供眾人朝夕膜拜。
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信徒在原公厝址集資建廟,初名「清水宮」,並加祀蔡姓武官獻贈原於營盤地駐地雷府大將(唐代之雷萬春),同享香火。清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因年久失修,廟貌頹舊,武舉人曾廷暉(生卒年不詳)斥資重建,並在主殿龍虎壁面留下書畫聯文各一堵,及「鐘靈甲第」匾額一方。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發生地震,廟身受損傾垣,經地方頭人倡議、信徒集資,於清同治7年(西元1868年)擴大興建,此次擴建聘請嘉義交趾陶名匠葉王主持水車堵的交趾陶裝修,並改廟名為震興宮,同年由南鯤鯓代天府分靈李府千歲,與清水祖師、雷府大將一併成為鎮殿主神。
清光緒15年(西元1889年),廟東鄰文昌祠荒廢倒塌,登雲詩社眾人商得廟中執事同意,續將文昌帝君神尊移入西側配殿恭奉。日治昭和10年(西元1935年)由信徒們發起重修,並改建東西配殿,由匠師王石發(西元1905-1987年)負責交趾陶之修補。
至民國54年(西元1965年)全面整修,敦聘諸位匠師進行修復,像是李作(生卒年不詳)負責大木工程、陳任水(生卒年不詳)負責雕刻、蔡丁福(生卒年不詳)負責壁面與洗石子、蔡草如(西元1919-2007年)負責門神及楹樑彩繪、王保原(西元1929年-)負責交趾陶剪黏修復與施作等,為震興宮留下精美的門神彩繪、細緻的木雕作品及剪黏裝飾,今日的廟貌大抵完成於此時,民國87年至91年(西元1998-2002年)屢有修葺。震興宮中保存許多珍貴文物,其中以葉王交趾陶最為豐富,極具歷史、文化、藝術的地位與價值。
主要特色
震興宮是座通面寬七開間,中軸主體建築為三開間的廟宇,兩者間藉由拜亭(軒亭)連繫,形成連貫性的空間,平面為「兩進帶一拜亭及左右護龍」之建築格局,並於主殿左右兩側設置配殿,成為類似合院之格局,是清領時期臺灣中型寺廟之格局,前寬闊的廣場立有民國72年(西元1983年)所建「天興縣治紀念碑」。震興宮保留大量葉王晚期的作品,目前還可見40來件作品,其中遠近馳名為三川殿上的犀頭,有名作「憨番扛廟角」,是震興宮中最大尊的燒陶人物,憨厚老實的胡貌梵相搭配中國式的衣著,形象生動,為「臺灣憨番」經典之作。還有像是「八仙過海」、「七賢過關」、「博古通金」等經典的交趾陶作品,足以見葉王陶藝之精湛,極具保存價值。
堪稱國寶的交趾陶作品,因歷經百年毀損大半,也有些許遭竊,如今所見之交趾陶,為民國54年(西元1965年)的全廟整修時,王保原將遺失作品新作補上外,其餘經廟方同意後將殘品一一卸下,重新用麻布及水泥修復,再重新安置於原處,得讓作品再次展現風華,除修復交趾陶外,王師傅也負責廟頂的剪黏;彩繪則敦請府城的蔡草如包辦門神及楹樑「垛仁」的彩繪,堪稱一特色;亦請彰化的陳任水前來主持雕刻施作,留下諸多木雕佳作,尤其以拜亭與主殿間「憨番扛大杉」之木雕作品,與葉王交趾陶「憨番扛廟角」互相呼應,極具特色。
震興宮共祀清水祖師、雷府大將和李府千歲,全臺此組合也僅在此宮。民國96年(西元2007年)底時,管理委員會決議塑造新神像,而三尊泥塑神像經日治時期宗教整理運動,曾遭斷頭的命運,最後又因為此廟變成日本「臨濟宗」的聯絡寺院,震興宮與神像得以保留。當時廟方聘請匠師雕塑木質頭像,使形態完整,這使得清水祖師與雷府大將成為臺灣罕見的「木頭泥身」神像。泥塑神像承載了臺灣佛道二教混合的訊息、儒家禮儀思想和傳統巫術習俗「民俗信仰」,也有神像風格的工藝與地域性等重要的研究價值。
文獻資料
- 1.黃文博、涂順從(1995)。佳里興震興宮。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2.涂順從(1996)。南瀛古廟誌。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 3.佳里震興宮(1985)。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19851127000075。
- 4.佳里震興宮泥塑神像(不著年代)。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摘自: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080408000001。
- 5.佳里震興宮(1985)。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摘自:http://tmach-culture.tainan.gov.tw/assetdetail.asp?assetid=%7B8345C4BD-C9CF-402D-8590-D798DA56288C%7D&nsub=A2A000。
- 6.楊仁江(1999)。佳里震興宮。公務人員月刊37。頁81。
條目參照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