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門縣獨具規模眾多之風獅爺,形塑出島上特殊的人文景觀,為各聚落特色景觀與重要民俗活動,代表金門先民堅持信仰。
2.活動具有消災解厄,祈福安民的良善風俗,淵遠流長的地方特色,影響民眾生活。
3.活動富地方性,具有保存、推廣傳統民俗文化之功能。
4.具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文化性、典範性等登錄基準。
金門風獅爺的設立與金門的特殊地理環境有關,由於受風沙之害的緣故,人們設置風獅爺,以鎮風壓煞。相傳金門過去也曾林木茂盛,但經元代設立鹽場,大舉伐木做為燃料,破壞林相。明代則是有倭寇侵擾,後鄭成功又伐林造軍艦。康熙2年(公元1663年)清軍攻取金門,伐木棄地,遷移金門居民,直到大約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才陸續遷回。當時林木幾已全無、風害嚴重,待居民生活日趨穩定後,便陸續設置風獅爺以鎮風。
風獅爺依其設置位置的不同,可概分為2種類型,1種是置於屋脊、牆垣,或鑲於壁上的牆垣屋脊型,主要功能在化解形煞,如巷沖、壁刀、屋角等有形的沖煞,以特定數棟屋子為其責任區;另1種為村落型,主要設在村落外圍的迎風口處或寺廟周圍,除鎮風、制煞外,還有制水煞等功能,其防衛範圍包括整個聚落。風獅爺因多以石材雕刻,故金門民間習稱為石獅爺。
金門民宅用獅子辟邪很普遍,ㄧ般稱之為屋頂風獅爺,屋頂風獅爺有武士坐在獅身上的塑像,也有單獅的例子。武士騎獅造型與文獻中所提及的瓦將軍雖在意象上不同,但功能相似,所以也有人稱風獅爺為瓦將軍。據推測有可能是瓦將軍觀念流行結果,在各地產生了不同的造型,到了閩南地區,成了風獅爺。關於其身分,民間流傳的說法仍很多重,如蚩尤、黃飛虎、申公豹等人的推測皆有。根據公元1873年,廈英白話詞典中對於風、獅兩字的解釋,可以得知閩南地區有安置風獅爺的習俗。而金門與臺灣的風獅爺,應當也與之有所關聯。安置於牆身上的石獅,目的以鎮巷路沖犯為主,有的稱之為石敢當獅。
村落風獅爺通常作單獨獅子像,多數為立姿仿人狀,材質也多為石雕,其產生是因金門多風沙之害,所以需要被視為辟邪象徵的獅子來辟風。因此金門地區此類風獅爺方位朝北或東北為主,主要設在各村落的北或東北隅,與金門最盛行且最強的東北風相對峙;東半島位於迎風面,風勢較強,分布也較多,至於其他方位的風獅爺就不盡然與鎮風煞有關,需視所在地而定。
周朝已將風這種自然現象神格化,風神又稱風師。而將風師形象擬作獅形,則可能與獅子傳入中國大陸後,先採原有的「師」字為名,後才用「獅」字,兩字讀音相同有關;另於《周易》有「雲從龍,風從虎」,可看出風與虎的關聯,獅子取代老虎擔任鎮風乃至其他鎮煞辟邪的任務,有可能是因為人對猛獸有著矛盾的觀念,人們既羨慕其猛獸的力量,希望藉其力量來保護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平安,但現實生活中卻又可能會受到猛獸的侵害。但中國大陸不產獅子,因而可以避免現實的獅害,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加以想像。再加以佛典和道經的記載中,獅子都是護衛神明的靈獸,使得獅子取代了老虎的地位。
過往飽受風災之苦的金門居民,因人力無法勝天,便將其託之民俗信仰,借風獅爺來鎮風壓煞,形成了現今島上特殊的人文景觀,也展現出往昔金門居民在艱困的自然環境中奮鬥的精神。同為離島的澎湖也有風沙之患,同樣有鎮風止煞的信仰,但金門設立風獅爺,澎湖則是就地取材,以當地產的玄武石、硓咕石設置石敢當。
日本的沖繩也有辟邪獅子的相關信仰,但與金門的風獅爺也有其相異之處。在形式上,臺灣的屋頂風獅爺有武人騎獅形,沖繩則為單一獅子形;另外,沖繩村落獅子始於伏火(伏有退之意),而金門的石獅爺則始於鎮風。兩者在形式上也有所差異,沖繩的村落獅子多為蹲踞狀,金門的石獅爺則較多為直立擬人狀,但兩者後來都成為多元化的村落守護神。
金門居民祭拜風獅爺的方式,有像是逢閏年和虎年時,許多人家會在農曆2、3月份包菜粿,在拜過家中的祖先和神明後,再拿去拜風獅爺,拜後要塞1個在獅口,或留1、2個在地上不帶回。平日也會將湯圓、紅粿等祭品塞在風獅爺口中,居民用些甜且黏的東西,一方面是給甜頭嚐,一方面象徵把獅口黏起來。還會以紅色披巾繫在風獅爺身上,表達謝意。
有一些村有其與風獅爺相關的習俗,如家中有喪事,喪家會準備牲禮祭拜風獅爺,藉風獅爺驅走厄運;又或者是家中有結婚喜事時,前來祭拜風獅爺,認為風獅爺可保佑新人添丁;也有村落往昔獲得男丁時,要挑3擔蚵殼堆積在風獅爺旁,以增風獅爺制風的功能。風獅爺從辟邪物,成為庇佑村落、家宅的守護神,且融入金門民眾的生活。
金門部分村落於婚喪喜慶等重要日子祭拜風獅爺,祈求保佑諸事平安。
除了屋頂風獅爺常以土燒製外,金門民宅用來辟邪的獅像以石雕居多。牆身上的石獅鎮巷路沖犯,又稱為石敢當獅。
因當地多風沙之害,金門村落以被視為辟邪象徵的獅子來辟風。風獅爺通常作單獨獅子像,多數為立姿仿人狀,材質以石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