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回首頁

文澳城隍廟

文澳城隍廟
*
文澳城隍廟建廟時間不詳,但是澎湖第1間官方祭祀廟宇,因此從清朝設立巡檢司時間起算,其創建年代最早可能為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
資產類別: 古蹟-縣(市)定古蹟-寺廟
所在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西文里25號。馬公市文澳段1182地號(重測前);馬公市西澳段558地號(重測後)。
公告日期: 公元1985年11月27日
創建/起源年代: 清康熙至雍正年間(公元1662至1735年間)
攝影者: 趙守彥
經 緯 度: 119.57870,23.56603
指定/登錄機關: 内政部
公告文號: 臺內民字第357272號
資產保存者: 縣(市)定古蹟-寺廟

指定/登錄理由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及具有保存價值評定之。

發展源流

文澳是澎湖較早發展的聚落之一,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都督俞大猷(1503-1579)便曾在此築城驅趕海盜。明天啟4年(公元1624年)其子俞咨臬(生卒年不詳)驅逐荷人,也在此築暗澳天啟城,以便控制媽宮(今馬公)。清朝時均統稱為暗澳,日治時代將東文澳管區轄管西文里合稱「文澳」。清康熙22年(公元1683年),清朝政府派鄭成功(1624-1662)前部下施琅(1621-1696)率領清軍,擊潰在臺灣的鄭氏政權,正式將臺灣、澎湖地區納入清朝版圖。隔年,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清朝政府即在澎湖暗澳設立巡檢司。

文澳城隍廟是清朝在澎湖設立的第1間官方祭祀廟宇,位於暗澳中心位置,建廟時間不詳。依清朝慣例「凡守土官入境,必先祭城隍而後履任」,從清朝設立巡檢司時間起算,可以推測建廟時間最早可能為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而清乾隆31年(公元1766年),時任澎湖通判胡建偉(1718-1796)在《澎湖紀略》提及:「澎湖文澳城隍廟在廳署之東,規模狹隘,不足以展敬,實限於地也」,是官方歷史中對文澳城隍廟第1次紀載,因此可知文澳城隍廟建廟時間不晚於清乾隆31年(公元1766年)。

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清朝政府意識到澎湖的重要性,將澎湖升格改隸澎湖廳,文澳城隍廟仍然是清朝官員表示政府公權力執行的範圍所在,也是澎湖地區人民祈求城隍保佑的唯一祭祀活動場所。直到清乾隆44年(公元1779年),澎湖海防糧捕通判謝維祺(生卒年不詳)認為澎湖廳署旁的文澳城隍廟規模狹隘,非敬神之道,乃率監生郭志達(生卒年不詳)於新發展的馬公新建城隍廟,即今日媽宮城隍廟。

清光緒15年(公元1889年)清朝政府將澎湖廳署移至媽宮城(今馬公市)原澎湖水師副將署(即今澎湖天后宮西側)後,媽宮城隍廟轉成為正式的官衙所在的城隍廟,文澳城隍廟才轉變成為文澳的地方廟,除重要慶典外,平時香火不盛。

文澳地區依城隍廟為中心分為東、北、西3甲。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文澳設置管區並將區域更細分為6保(保甲制度為1種戶籍管理制度,1甲10戶,1保10甲),凡此地區總稱為「文澳六保管內」,也是文澳城隍廟的祭祀圈範圍。

文澳城隍廟有明文紀載的重修共有5次:

第1次於清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由澎湖廳署典吏呂純孝(生卒年不詳)主導。日治時期有信徒在廟中進行扶鸞濟世、著造善書等活動。

第2次是國民政府遷臺之後,地方仕紳鑑於城隍廟於日治時期缺乏維護管理,逐漸傾頹,乃於民國39年(公元1950年)集資重修。雖面寬未變,但縱深加深,成為今日所見形式。

第3次是民國56年(公元1967年),因為廟宇過於簡陋,於是當地民眾決議籌資再修,並於4年後進行油漆彩繪,成為今日所見風貌,大致仍保有澎湖廟宇的地方色彩。

第4次於民國81年(公元1992年)再次修復。

第5次是於民國104年(公元2015年),因為牆體龜裂、白蟻侵蝕等因素影響城隍廟結構安全,因此文化部核定後於進行第5次整修,因此1月的時候曾辦理出火儀式,即請城隍爺移駕出廟,整修完畢之後再移駕回廟。經當地各角頭商議後,決定由石泉(第5保)恭請城隍爺回石泉朱王廟暫駐,等到整修完成後,再由6保村民迎奉回文澳,屆時並會辦理入火儀式,請城隍爺回到廟中安座。預計民國104年(公元2015年)11月20日竣工。

主要特色

文澳時間發展甚早,在歷經鄭氏政權後,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在這裡設立巡檢司,爾後設置了城隍廟。由前文澎湖通判胡建偉在《澎湖紀略》中的敘述,便可知道文澳城隍廟設立之初,就設立在文澳中心,腹地不足。城隍廟佔地面積110坪,廟宇建物約53坪,呈長方形,面寬9公尺,深19.3公尺,與臺灣本島的街屋式廟宇相近。三川殿屋面明間較高,中脊自成曲線且有垂脊,兩端以燕尾收頭;次間之中脊為明間之一半重複,燕尾收在山牆面之上,屬「硬山式三川脊」,形式上尚維持清末時期廟宇的風格。

屋瓦之滴水上面有蝙蝠飾紋,取其「福」之意。山門檐柱出櫸雕龍頭以承檐,承接出櫸之吊筒雕有蓮瓣垂花,蓮座上刻有仙人成一斜角頂住出櫸。

廟門石鼓為花崗岩(石座為青斗石),鼓面刻有鹿與鶴,取其「長壽福祿」之意,石鼓基座線條簡潔與門枕石相連,整體造型優美,是文澳城隍廟最好的石雕。

原先的天井及過水廊因應澎湖氣候及廟宇空間大小而改建為現貌。文澳城隍廟原貌是三開間二進單院落的平面,四周以承重牆包備出完整的封閉空間,信徒在三川殿步口向內透視天井之光線,隱約可以看到正殿裡的神龕,顯示出神靈威嚴的感覺。室內大量使用梭柱(1種上下兩端收小如梭形的圓柱,原於官式建築中常見,明代後江南地區常使用於民間),柱列十分整齊,是文澳城隍廟的一大建築特色。拜殿、正殿的構架與裝飾也能維持地方色彩。

由於歷次整修原有的各種匾額、門聯等文物並沒有妥善保存,目前僅存神像、刻有「清嘉慶24年(公元1819年)荔月辛懷潘敬獻」的香爐1尊,及「視觀察」、「功存捍衛」兩匾額等可以見證其歷史,但仍保有大量日治時代落款的匾額、楹聯、供桌等文物。

文澳城隍廟的重要節慶,每年由6保輪流推舉頭家、鄉老,負責神明壽誕及祭典事宜。每年會在農曆5月6日舉辦城隍聖誕、農曆7月中元節舉辦法會、農曆年節舉辦冬令救濟等活動。
原先的天井及過水廊因應澎湖氣候及廟宇空間大小而改建為現貌,四周以承重牆包備出完整的封閉空間,天井採光良好。
原先的天井及過水廊因應澎湖氣候及廟宇空間大小而改建為現貌,四周以承重牆包備出完整的封閉空間,天井採光良好。
室內大量使用梭柱,柱列十分整齊,是文澳城隍廟的一大建築特色;拜殿、正殿的構架與裝飾也能維持地方色彩。
室內大量使用梭柱,柱列十分整齊,是文澳城隍廟的一大建築特色;拜殿、正殿的構架與裝飾也能維持地方色彩。
山門檐柱出櫸雕龍頭以承檐枋,承接出櫸之吊筒雕有蓮瓣垂花,蓮座上刻有仙人成一斜角頂住出櫸。
山門檐柱出櫸雕龍頭以承檐枋,承接出櫸之吊筒雕有蓮瓣垂花,蓮座上刻有仙人成一斜角頂住出櫸。

文獻資料

環景連結

    周邊資訊